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西式快餐以其便捷性和标准化迅速占据了餐饮市场的一席之地。从2012年创立至今,塔斯汀用13年的时间,通过三次关键抉择,从默默无闻的小店成长为拥有超过8000家加盟店的“新中式汉堡”一哥。这背后,是塔斯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对产品的不断创新以及对品牌文化的深刻理解。


转型抉择:手擀现烤堡胚,开创“中国汉堡”新品类

如果说转型汉堡赛道是塔斯汀迈出的第一步,那么手擀现烤堡胚的诞生,则是塔斯汀真正走上差异化竞争道路的关键一步。2018年,塔斯汀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和创新,成功推出了手擀现烤堡胚。这一堡胚的制作工艺极为讲究,面团需要经过48小时的冷发酵,再手工擀制,最后放入230℃的高温链条炉烘烤。每一个堡胚通过塔斯汀独有的四道程序制作而成,吃起来筋道而有嚼劲。

手擀现烤堡胚的问世,不仅让塔斯汀汉堡在口感上独树一帜,更在品类上开创了“中国汉堡”的新篇章。塔斯汀借此机会,明确了自己的品牌定位,即“用中国方式重新定义西式汉堡,用中国味道传递中国文化”。这一品牌定位的提出,不仅让塔斯汀在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更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扩张抉择:下沉突围,县城市场领风骚

在下沉市场,塔斯汀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塔斯汀的定价区间选在了18—25元之间,有效填补了本土品牌与其它品牌之间的空缺。此外,塔斯汀创新加入了麻婆豆腐、烤鸭、鱼香肉丝等中式菜品,满足了消费者对本土化产品的需求。


深化抉择:深耕文化营销,打造品牌记忆点

在产品和品类上取得成功之后,塔斯汀并没有停下脚步。它深知,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在品牌文化上下功夫。于是,塔斯汀开始深耕文化营销。

在门店设计上,塔斯汀以“中国红”为主色调,融入「醒狮」与「唐狮铃铛」等中式元素,营造出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在产品包装上,塔斯汀也注重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如以东方文化符号「缶」作为产品的包装灵感。这些设计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共鸣,也让塔斯汀在众多西式快餐品牌中脱颖而出。

此外,塔斯汀还积极与知名品牌进行联名营销。无论是与《狐妖小红娘》、《天官赐福》等动漫的合作,或是与黄鹤楼,《国家宝藏》等文化符号的联合活动,都让塔斯汀在年轻消费者中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话题度。


另外,在文化保护领域,塔斯汀也始终积极贡献力量。今年春节期间,塔斯汀联合@微博非遗发起“焕新非遗计划”,携手烟台剪纸传承人梁巧艳、彝族刺绣传承人阿西巫之莫、北京面人郎传承人郎佳子彧三位非遗大师,共同创作“开工利‘狮’”系列文创产品。

这些联名活动不仅为塔斯汀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和销量,也让其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回顾塔斯汀的13年发展历程,三次关键抉择无疑是其成功的关键。从转型中式汉堡赛道破局,到扩张期下沉突围,再到文化营销的深耕,塔斯汀在市场上形成了品牌自己独有的优势。

如今,塔斯汀已经成为“中式汉堡”品类的佼佼者,其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均位居行业前列。然而,对于塔斯汀来说,或许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