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英国摇滚乐团Coldplay在中国香港新建的启德体育园举行了四场演唱会。当歌迷在台下跟着节奏跳动、数万只LED手环与舞台的灯光交相辉映时,歌迷其实也参与了一场减碳环保活动

去年6月,Coldplay宣布,这次巡回演出的直接碳排放已经比之前降低了59%。这是怎么做到的?


Coldplay中国香港现场 | instagram:@coldplay

Coldplay:歌迷现场发电

早在2019年,Coldplay主唱克里斯·马汀(Chris Martin)曾郑重承诺:除非实现可持续巡演并产生积极影响,否则不再巡演。2022年,在“天体音乐”世界巡演(the Music of the Spheres World Tour)上,乐队宣布未来要将巡演产生的碳排放减少至少一半;两年后,他们宣布这一目标已经超额完成。

这些减少的碳排放,来自于演唱会中台前幕后的各种设计和改变。

他们创造性地将一些观众区改造为动力学舞池,当歌迷在定制的地砖上跳跃舞蹈时就能发电;现场还有动感单车,歌迷骑上单车也能用爱发电,这些电力直接为小型舞台区域或后台供能。


中国香港演唱会上的单车|instagram:@coldplay

入场时为观众派发的LED手环,则是由100%可堆肥材料制成。散场时,这些手环会被回收,洗净、拆解、重组,化作下一座城市演唱会上的全新星河。主办方还会在每次演出后,统计每个城市的手环回收率。


中国香港首场演出后的回收率为92%,在全球排名第六|星岛日报

Coldplay承诺每售一张门票,就会种一棵树,目前已种下七百万余棵。他们鼓励粉丝绿色出行,同时设计低排放的巡回演出线路,尽量减少乘坐飞机出行。另外,根据Coldplay去年公布的数据,72%的巡演垃圾会被回收、利用和堆肥,而非简单粗暴地直接填埋……

正如马汀曾说的:“我们不想让热爱音乐成为地球的负担。”其实不止Coldplay,近年来,还有许多关心地球的音乐人,他们都在用音乐的力量,重新定义娱乐与可持续的边界。

Flow Festival:碳中和音乐节

芬兰赫尔辛基的Flow Festival音乐节,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音乐艺术节之一。与许多音乐节不同,FlowFestival选址于苏维拉赫蒂(Suvilahti)工业区,这里曾是废弃电厂和储气罐区,而如今已经变成激情与创意的舞池,陈旧的金属结构、混凝土墙面和工业遗存与现在艺术相碰撞,迸发出活力与无限可能。


Flow Festival现场 | Facebook:@Flow Festival Helsinki

此外,Flow Festival还有另一层身份——它是世界上首批做到碳中和的音乐节之一。自2009年,Flow Festival音乐节主办方就开始计算并抵消自己的碳排放。去年,Flow Festival自身的碳排放当量比相比前年减少了14吨,这离不开音乐节期间大力推广植物性饮食、停止商品售卖以防止浪费等举措。


相比于2023年,Flow Festival的材料足迹减少7.5%,碳足迹减少2% | Facebook:@Flow Festival Helsinki

Flow Festival还希望做得更多。因为当地没有永久性电网,每次办音乐节都需要临时使用柴油发电机,造成大量碳排放,他们希望利用自己的数据,推动政府对当地进行投资,促进基础设施建设。Flow Festival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了碳和材料足迹预算工具,他们将工具共享给了更多的音乐节主办方,希望推动音乐产业向着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We Love Green:没有停车场

每年六月,上万人聚集在法国巴黎的文森森林,一起庆祝We Love Green音乐节。从名字就可以直观感受到,环保理念在这个音乐节中占据着非常核心的位置——事实也正是如此,We Love Green正是为提高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认识而创立的。

We Love Green在交通、生物多样性、饮食、水资源、能源等多个方面都做了许多减排的可持续尝试。例如,为了鼓励低碳出行,音乐会举办地附近并没有设立普通停车场,但却设立了超大的免费自行车停车场;音乐节的时刻表也会根据地铁运营时间而调整,保证大家可以在结束后赶上最后一班地铁。


自行车停车场 | We Love Green

因为举办地处于森林之中,前期布置时施工团队会避免在傍晚和夜间作业,音乐节期间也会控制音响音量,并禁用烟花爆竹,以免对附近栖息的野生动物造成太大的影响。2023年,We Love Green与咨询公司合作,在音乐节举办地开启了一项为期三年的科研项目,旨在衡量音乐节对当地动植物的影响。

卫生间除了站立式、坐式的小便池外,还配备了旱厕——用木屑掩埋代替水冲,让人类也体验了一把用猫砂盆的感受。臭不臭不好说,但与普通马桶相比,改造后的卫生间在三天内节省了近145万升水。


“猫用猫砂,人用人砂” | 小红书:@又乖又江湖

国内音乐活动的环保尝试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国内各大艺术盛事的主办方也逐渐渐将环保议题纳入创作视野。

例如,诞生于千禧之年的迷笛音乐节,早在2003年就曾以摇滚支持动物保护,设立了第一个公益主题:“用手中的乐器,为无法言语的动物发声”。之后,迷笛又涉猎了河流保护、低碳生活、熊类保护、大气污染、减少塑料使用等多个环境相关的话题。

而在去年的世界地球日,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则举行了一场名为“听,地球节拍”的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关注塑料问题,现场请来了打击乐艺术家“节奏猩人”,他将废弃塑料瓶、旧水管、沙滩鞋、尖叫鸡等,改造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乐器。百事可乐也展出了一台由25000个塑料瓶回收制成的可持续艺术钢琴。


用塑料瓶回收制成的钢琴 | 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这几年推行的电子票,虽然让一些观众觉得失去了可以留作纪念的票根,但却带来了实际的减排效果。据统计,印制一场万人演唱会的纸质票,需要排放约600千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一亩梭梭树10年的碳汇量。

根据大麦网的数据,从2016年到2021年,大麦网共卖出了2300万张电子票,实现碳减排约1400吨;光是减少纸质票印刷的过程,就可以减少电耗约140万度,这些电足以支持举办900场大型演唱会。

作为上万人的聚会,音乐节在狂欢过后,往往留下一地狼藉。这不是一个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乐队、音乐节关注环保和公益,用自己的影响力带动着更多人贡献力量,并通过各种创新措施,引导观众共同减塑、降碳,一起让改变发生。

音乐人与乐迷想用创造力证明,环保不是扫兴的约束,而是新世代自觉的潮流选择——对地球友好,才是这个时代最带感的节奏。

参考文献

[1]https://www.theguardian.com/music/article/2024/jun/04/coldplay-world-tour-eco-friendly-emissions-target-music-of-spheres

[2]https://www.flowfestival.com/en/news/flow-festival-starts-to-budget-its-emissions-and-use-of-natural-resources/

[3]https://www.welovegreen.fr/green/

[4]https://zh.fujirockfestival.com/sc/guide/

[5]https://mp.weixin.qq.com/s/IQdfCfrvsTko3S9ZLFISwg

作者:思议

编辑:麦麦

题图来源:coldplay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