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刁明康 白凯 周晓凤 摄影报道
从大凉山走到北京,从北京走到“中国最佳少数民族组合”彝人制造,再从如日中天的彝人制造突然离开……木乃七斤——这位被众多歌迷称为“西南摇滚公牛”的四川本土歌手,近日带着他高亢、粗犷又富有磁性的嗓音卷土重来。
木乃七斤 受访者供图
与年少时的张扬、愤怒相比,历经十余年沉淀的“摇滚公牛”,这一次在密不透风的吉他中捎上了柔软和深情,一如他故乡的山风,在年复一年的季节更替中,逐渐与自己和解,新歌《南北》《在深秋里起舞》,流露出了对另一种生活态度和专业音乐主义精神的深度思考。
4月12日,封面新闻记者在成都与这位“摇滚公牛”聊起了他的最新单曲。
对于复出,他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现在有些网络音乐粗制滥造,已经不能听了,再这么下去,我们的下一代怎么办?”
A. 《摇晃人生》
“我依然还在悬崖边,承受着生命的重量,只为了找回那,属于自己的河流。”这是歌曲《摇晃人生》里的一句歌词,对木乃七斤来说,音乐就是他的“河流”。
出生于大凉山的木乃七斤,从小就沁润在音乐的氛围里,“小时候听了很多山歌,又因为离成都更近,又听了很多其他风格的音乐,自然而然就对音乐有了浓厚的兴趣。”在木乃七斤看来,音乐就像是刻在他血液里的符号。
高中毕业后,木乃七斤走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习声乐,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原本已经算是端上了“铁饭碗”,但对于更喜欢流行音乐,或者说“拥有摇滚灵魂”的木乃七斤来说,“铁饭碗”并不能让他感到满足。
木乃七斤在唱歌
“是机会或者说缘分吧。”2003年,在彝人制造组合前成员马玉龙的介绍下,木乃七斤加入“彝人制造”组合,并签约郑钧创办的灯火文化公司,推出由郑钧担任音乐监制的专辑《看见了》,让彝人制造名气更上一层楼的同时,也让初出茅庐的木乃七斤,收获了很多歌迷。
在灯火文化的那段时间,木乃七斤获益良多。“郑钧是一个在音乐上追求完美的人,工作起来特别认真,跟他一起工作又会觉得很轻松。”木乃七斤说,他印象特别深的是,郑钧会在录音结束后跟他说一句“木乃,你还能更好”。
那时候,木乃七斤也会跟同在灯火文化的李健聊音乐,李健跟他说,“我们认真做音乐,有听众喜欢,开音乐会的时候愿意到现场来听,就足够了”,他时隔多年还记着这句话。
直到很久之后,还会有人问他,为什么在彝人制造大红大紫的时候选择离开呢?“可能是我的梦想或者说执念,是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木乃七斤说,那段时间,跟着两位大哥哥,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我想走自己的一条路,做自己想做的事”。
B. 《公牛》
离开彝人制造后,木乃七斤很快就推出了自己的单曲,《天使在人间》和《倾城之美》,不是曾经熟悉的民族和流行风,而是摇滚。
木乃七斤说,其实他从小就更喜欢摇滚,会听黑豹乐队、唐朝乐队,“后来又接触了一些英国摇滚风格的东西,所以后来又比较喜欢英式摇滚。”对于木乃七斤来说,很难说是因为喜欢摇滚,有了这样“坚硬”的性格,还是因为性格使然,才会与摇滚结缘。
慢慢地,在摇滚圈子里,越来越多称呼他“西南摇滚公牛”。
“这个称呼挺好,我挺喜欢的。”聊到摇滚时,木乃七斤的状态明显更放松,他笑了笑解释说,因为他出过一首歌名叫《公牛》,“公牛代表一种低调的愤怒,他可能会每天埋头耕地,但是遇到挑衅,公牛的反抗和愤怒是很有力量的,那是一个斗士的感觉”。
就像《公牛》的歌词所写,“在爱里我冲锋陷阵,把青春战斗成鱼尾纹,离开爱我无法生存,那一团火焰就是我的灯”,2010年,木乃七斤参加音乐节目《快乐男声》后,便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此前另一档很火的选秀节目曾对他发出邀请,但他婉拒了,如今携带新歌归来,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到了有些岁月痕迹的中年。
2016年,木乃七斤选择离开生活了16年的北京回到成都,更多的时间里,他陪在了母亲身边。
“现在,很多网络歌曲纯粹为了娱乐,纯粹为了能火。再这么下去,我们的音乐欣赏能力会进一步降低,我们下一代怎么办?”
木乃七斤说,他写一段旋律,写出来之后,“我自己很喜欢,然后过几天再来看,还是很喜欢,又过几个月,如果还是喜欢,还是能感动我,我才会把这首歌做出来。”
在他看来,一个作品,连作者自己都打动不了,又怎么打动听众呢?
于是,他选择复出。
C. 《南北》
为什么会在今年推出《南北》和《在深秋里起舞》这两首歌?
“因为我内心还有一些想要坚持的东西,我不想放弃。”这是木乃七斤给出的答案。
按照木乃七斤的讲述,《南北》的风格是民谣摇滚,结合他自身从大凉山走到成都,从成都来到北京,漂泊10多年后,又从北京回到成都的经历,“我的青春是在北方,但很多青春中的遗憾,却又是回到南方后才明白过来”,他说,在北方时思念南方的家乡,到南方后又思念北方的故事,“就是一种怀念吧”。
木乃七斤拍摄歌曲MV时 受访者供图
或许在摇滚人的心目中,“梦想”二字是可以高于一切。
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摇滚的梦想还在,摇滚人在生活中,却看到了更多的含义,表达方式也不仅仅是依靠嘶吼了。
正如《南北》的风格,木乃七斤在延续自己摇滚人的“坚硬”表达之外,添加了更多柔软的表达,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歌曲的“情绪”更为饱满,承载形式也更为丰富,“我在歌曲里添加了一些迷幻和空灵的东西,在编曲的时候结合了后摇和英式摇滚。”
他说,这种变化,来源于他10多年的沉淀,也来自于时间对他的改变。
当木乃七斤被问到“还是那个摇滚公牛吗”,他想了想说,公牛还是公牛,只是没那么愤怒了,“可能会得到一些小小的经验和教训,偶尔会需要做一些妥协。”
他停了一下,接着说道,“在音乐这条路上,没有当时那么愤怒,但心气没有被压下去,我还是要往前冲。”
D. 《在深秋里起舞》
木乃七斤此次发布的另一首歌《在深秋里起舞》,与他之前的歌曲风格都有很大的差异,用他自己的话说,“第一次尝试添加了古典的元素”。
据他介绍,这首歌起源于一段灵光乍现的旋律,偶然间弹到一段他自己很喜欢的曲调,反复打磨后填了词。后来他发现,自己的旋律与西班牙盲人作曲家华金·罗德里戈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从情感到画面都十分契合,于是又经过多次调整,才最终成型。
“这首歌的曲子最开始做了三个版本,我们精挑细琢后,包括录音的时候都花费了很多时间。”从最开始的一段旋律,到最终歌曲录制,这首歌制作了4个多月的时间,“我也是第一次尝试做这个风格,肯定要把最好的展现给听众,就需要反复去听,反复去领悟,至少要自己觉得完美无缺了,才回去把他录制出来”。
从事音乐行业已超过20年的木乃七斤感慨道,以前做音乐制作专辑是非常复杂的,成本也非常高,“但是感觉现在的音乐门槛特别低,不会乐器,没有乐理知识,甚至连音准都不用管,反正可以后期调音色。”
木乃七斤说着他对现在流行音乐圈“乱象”的看法,他感到有些不能理解,“很多人用几个小时整一首歌,什么都没有表达,就为了能火。”
“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他认为,“好的音乐应该是要精心雕琢,让你的内心和别人有一种碰撞,让人感觉到你是在用心写歌,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喜好、满足别人的情绪去写歌”。
木乃七斤不喜欢“火”这个说法,总觉得代表着一种迎合,他希望如果更多人听到他的音乐,能喜欢,“是因为专业和用了心。”
木乃七斤接受封面新闻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