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染色体阳性(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成人ALL中预后较差的亚型。传统治疗方案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联合化疗,虽然提高了完全缓解率,但5年总生存率仍不足50%,主要归因于完全分子学缓解(CMR)率较低。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复发难治B细胞ALL中取得突破,但CAR-T细胞疗法在初发Ph阳性ALL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CAR-T细胞疗法联合TKIs能否在初发Ph阳性ALL取得高CMR率和生存率,从而实现无化疗治疗有待探索。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良渚实验室黄河教授、胡永仙教授团队在国际肿瘤学期刊JAMA Oncology发表了题为Dasatinib and CAR T-Cell Therapy in Newly Diagnosed Ph-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证实CAR-T细胞疗法联合达沙替尼作为初发Ph阳性ALL一线治疗的卓越疗效和安全性,为这一白血病亚型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明明副主任医师、付珊副主任医师、冯晶晶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黄河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胡永仙教授、张鸿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方法与设计
该研究为单中心II期临床研究,共纳入28例成人初发Ph阳性ALL患者。患者接受创新性的三阶段治疗方案。1、诱导阶段:达沙替尼联合2周VP方案(长春地辛+地塞米松);2、CAR-T治疗阶段:序贯CD19 和CD22 CAR-T细胞治疗;3、维持阶段:单药达沙替尼口服。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CD19 CAR-T细胞治疗后的CMR率。
研究结果
1. 高分子学缓解率:诱导治疗后的CMR率为25%,经CD19 CAR-T治疗后提升至85%,序贯CD22 CAR-T治疗后维持76%的CMR率;
2. 持久的生存获益:中位随访23.9个月(7.3-47.7个月),2年无白血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达92%;
3. 显著的治疗简化:仅1例患者因T315I突变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余患者仅需达沙替尼单药维持;
4. 良好的安全性:52次CAR-T治疗中仅出现21次1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无神经系统毒性;血液学毒性轻度、短暂,CAR-T治疗过程中无需输血支持。
5. 中枢神经系统保护:患者仅接受两次预防性中枢鞘注(两次CAR-T前的预处理阶段),未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复发。
临床意义与展望
黄河教授指出:“这项研究首次证实了CAR-T细胞疗法在初发Ph阳性ALL一线治疗中的突破性疗效,其高分子缓解率和良好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免于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潜在治愈方案。”胡永仙教授补充道:“该治疗方案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代表了白血病治疗模式的重要转变。”
原文链接: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fullarticle/2832720
制版人:十一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会议资讯
学术合作组织
(*排名不分先后)
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