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因地处美丽的杞麓湖畔,从古至今以各种手工业兴起、商贸交易活跃而著称,古人以为杞麓湖能通大江大海,以实现梦寐以求的海外贸易,所以谓之“通江达海”,简称“通海”。这里多民族的文化交融让这座滇中小城文化底蕴深厚,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成就了通海“礼乐名邦”“秀甲南滇”“冠冕南州”的美誉。名山秀水孕育出人文荟萃,仅明清两代通海就有举人230余人、进士44人,选入翰林院4人,且大都出省为官。这里还先后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物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华诗词之乡”等美誉。 这里,有一群人,一直默默地为这片热土努力工作着,他们就是通海法院人。近日,记者到通海县人民法院进行采访,深入了解通海县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忠于职守、开拓奋进,为这座小城的平安稳定贡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的那些事儿。


通海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范兴林在通海两会上作法院工作报告

  聚焦

  审判保平安

  1月8日,通海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范兴林在通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通海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大会充分肯定了通海县人民法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25年的工作安排,全票通过了法院工作报告。

  这是通海县人民法院工作在每年县两会上又一次获肯定。

  2024年5月8日,通海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变造身份证件罪案件,分别判处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个月至一年四个月不等,并处罚金1000元至4000元不等。

  经法院审理查明,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29日期间,被告人钱某在通海县秀山街道经营一家设计工作室,并实名注册了淘宝店,用于网上接单从事P图设计等业务。被告人钱某先后雇请被告人王某、朱某到工作室工作。其间,3名被告人通过淘宝店铺接单,根据客户的需求伪造、变造某省公安厅任职文件(含印章)、机动车行驶证、结婚证、营业执照、离婚证、特种行业许可证、取保候审决定书等。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29日期间,被告人钱某和王某通过网上接单,根据10余名客户的需求,对上述人员提供的10余张身份证、驾驶证进行伪造、变造。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钱某、王某实施了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及身份证件的行为,构成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变造身份证件罪;被告人朱某实施了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的行为,构成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为维护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管理秩序和身份证件的公共信用及管理制度,法院依照相关法律作出上述判决。

  “该案只是2024年通海县人民法院审理诸多典型案件中的一个缩影,2024年通海县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831件,审执结6342件,保障了当地社会安定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范兴林说,为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通海县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421件,审结391件,其中审结涉税犯罪案件2件、职务犯罪案件5件,审理盗抢骗犯罪案件53件、黄赌毒犯罪案件25件、食环药犯罪案件3件,审理跨境犯罪案件21件71人、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23件76人,其中8件56人系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有力维护了通海的繁荣稳定。


法院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期间为学生们讲课

  聚焦

  纠纷化解促稳定

  2024年,通海县人民法院在办理一起继奶奶因两个智力残疾的孩子在父母离婚后无人抚养而到法院信访的案件中,法院着眼解决当事人实际困难,通过多方协调相关部门暂时让社会福利机构代管两个孩子,并通过司法程序对拒不履行抚养义务的孩子母亲进行惩戒,依法撤销了她的监护人资格,将该案妥善化解。

  为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通海县人民法院首先着眼从根源上预防诉讼增量,2024年共诉前调解2761件,其中由驻法院特邀调解组织调解2006件,“总对总”调解632件,基层服务点调解123件。其次及时引进“预查废”机制,发送“预查废证明”132份。坚持从调审阶段强化督促履行机制,“案结事了”163件。完善立案阶段的风险提示,做好诉前财产保全引导,通过判后释法督促履行,减少执行案件增量。最后做实判后答疑工作,建立信访隐患风险动态排查机制,将信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共妥善化解各类信访案件33件。

  据了解,2024年,通海县人民法院持续营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通过诉前委派调解方式成功化解各类商事纠纷740件;审结涉企民事纠纷1085件,其中合同纠纷976件;审结涉企刑事犯罪案件1件;执结涉企执行案件805件,执行到位1.39亿元,标的到位率达57.29%。对作为被执行人的涉执企业审慎采取强制措施,控制财产时尽量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办理案件时尽量促成长期履行执行和解。


法院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期间为学生们讲法治课

  聚焦

  执行不打“法律白条”

  2024年6月,通海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克服异地执行距离远、执行难度大、潜在风险多等问题,两次驱车往返,共5000公里,顺利执行一起1360.6万元及逾期付款损失购销欠款案。

  2022年,云南某电器公司与南宁某电力公司签订《变压器购销合同》。南宁某电力公司向云南某电器公司购买变压器,在收到货物后未如期支付货款。经法院审理,判决南宁某电力公司支付云南某电器公司货款1360.6万元及逾期付款损失。判决生效后,南宁某电力公司仍不履行还款义务,云南某电器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了解到被执行人南宁某电力公司已将案涉变压器出卖给第三方,且第三方已通过银行电子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货款给南宁某电力公司,但南宁某电力公司迟迟未收票,该汇票一直处于送达状态。

  由于目前法院办案系统并无针对银行电子承兑汇票的专门线上冻结功能,只能线下办理。同时,被执行人迟迟未收的银行电子承兑汇票有可能被第三方撤回,2024年6月23日,该院4人执行小队从通海县出发驱车赶往南宁市。6月24日上午,执行小队前往被执行人南宁某电力公司基本账户开立银行南宁市某银行了解情况,并对被执行人基本账户全部功能进行冻结。之后执行小队又前往被执行人南宁某电力公司住所地,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同日,执行小队又前往梧州市的第三方出票银行,对被执行人待收的银行电子承兑汇票进行冻结。此次异地执行来回近2500公里,用时3天,成功冻结被执行人待收的银行电子承兑汇票。

  在法律的威慑下,被执行人承诺将该银行电子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给申请执行人,由于该银行电子承兑汇票已被法院冻结,需法院进行解冻后才可背书转让。6月30日,执行干警再次出发奔赴南宁市和梧州市处理相关事宜。直到6月30日傍晚,该银行电子承兑汇票终于顺利背书转让给申请执行人。

  2015年,通海县某机械铸造公司破产后拖欠108名农民工工资,因暂无可供执行的财产,通海县人民法院进行终本处理。2024年,通海县人民法院通过评估、司法拍卖以及与银行沟通协调,案件恢复执行,将108名农民工的143万元工资执行到位,用实际行动证明“终本不等于不管”。

  2024年,该院开展了“小标的大民生”“化解超长期案件”“助力法治营商环境优化,集中处置财产”等专项行动,其中,“小标的大民生”专项行动执结案件197件,执行到位金额133.8万元。开展“终本清仓”专项活动,对历年来终本的案件恢复执行321件,执行完毕262件。为进一步完善执行救助制度,彰显司法救助工作扶危济困的人文关怀,该院还对8件案件10人进行国家司法救助,发放救助金20.7万元。

  为不让申请执行人手中的法律文书成为“法律白条”,通海县人民法院积极推进网络询价、网络拍卖,2024年提起拍卖的标的物共83件,网拍次数152次,成交标的物49件,成交金额3255.89万元,成交转化率为90.74%。该院还依法加大执行惩戒力度,对110名被执行人进行拘传,对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的32名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依法将525名自然人、55家企业及其他组织纳入失信名单,对718名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

  据了解,2024年,通海县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强化民生领域司法保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789件,审结2519件;受理执行案件2963件,结案2778件,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为99.39%,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合格率为100%,执结率为93.76%,执行到位金额2.85亿元。


法官送法进乡村

  聚焦

  普法宣传深入人心

  2024年3月26日,在通海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上,范兴林以《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律风险防控》为题,为参会人员开展法治专题讲座,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助力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

  讲座围绕依法行政内涵等4个方面进行全面讲解和系统阐述,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结合2018年至2023年通海县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败诉原因分析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对行政法律风险防控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指出要未雨绸缪,增强法律风险意识。要提升行政人员素质,规范依法行政。要讲究行政策略,规范行政行为。要健全监督体系,注重监督功效。要加强“府院联动”工作,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此次讲座,由法院院长带头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纵深推进通海县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

  2024年,通海县人民法院还持续开展阳光司法审判活动,公开庭审案件765件,公开裁判文书1153件。在通海县迎春花街、杞麓湖畔及相关乡镇、社区开展“法·通海”法治文化及趣味互动普法活动,被中央、省、市等相关媒体报道,实现一对一当面普法3万余人次。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143条、短视频116条,其中普法情景剧28条,被省高院、玉溪政法等新媒体平台转载发布20余条次。抖音号粉丝数连续3年稳居玉溪市法院系统第一名,普法短视频聚焦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间借贷、担保、电信网络诈骗、蔬菜买卖等,其中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为38万,实现有效普法近600万次。

  聚焦

  建强队伍促审判

  2024年7月6日至7月19日,通海县人民法院开展了全院2024年上半年案件评查暨2024年第二季度裁判文书评查活动,对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被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案件,以及部分在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审(执)结的25件案件,按照“一案一评查表”的要求对案件的审理流程、审限管理、合议讨论是否规范,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实体处理是否正确,裁判文书格式及文字表述是否存在瑕疵,卷宗材料是否齐全等方面进行评查。

  经过评查,显示该25件案件均合格。审理流程、审限管理均依法进行;事实认定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裁判文书格式正确,文字表述不存在瑕疵;卷宗材料齐全。但有个别裁判文书出现标点符号错误,已在全院通报要求整改。

  “通过开展案件评查,我院在提高案件质量、规范审判行为、增强法官责任意识、促进审判经验交流以及提升司法公信力等方面都取得明显的效果。”通海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2024年通海县人民法院每季度开展一次裁判文书评查,每半年开展一次案件评查。共评查裁判文书93篇、案件28件,随案评查案件3件。认真落实案件阅核制工作机制,经院庭长阅核结案1682件,持续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最高人民法院新版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全部达标。

  为全面建设过硬队伍,该院还组织开展政治轮训4期、院领导讲党课8次,党组会议中组织“第一议题”“第一课题”学习18次。各党支部每月按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参加各类学习培训40次700余人次。参加玉溪市法院系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举办文明讲堂1场。该院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组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1次,开展会议纪律专项检查4次、审务督察2次。

  为加强司法警务保障,该院定期开展应急处突演练和“实用管用”新型警务保障训练。落实“安检+值庭+押解”三联动,完成警务保障400次,出警1047人次,押解、看管被告人503名,对21起重大敏感高风险案件庭审警务保障无一疏漏。完成异地调警、特殊勤务40人次,执行强制措施104人次。安检44633人次,查扣违禁物品13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畅通应急疏散通道,完善消防安全标识标线,开展消防安全讲座和应急处置演练4次。

  据悉,为主动接受监督,该院主动向当地人大、政协报告法院工作,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及时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邀请旁听庭审,听取建议,2024年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办理案件134件。

  “新的一年,通海县人民法院工作要有新亮点,要有新气象。”范兴林说,2025年,通海县人民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强化政治引领功能,提升队伍能力素质,狠抓执法办案主责主业,大力推进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强力攻坚执行难题,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大力提升审判管理效能,努力加强意识形态和司法宣传工作,培育法治文化品牌等工作,为通海县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力量。

  记者 管继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