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达华的新剧《悬镜》开播前,多少人冲着“港片教父”的招牌和悬疑刑侦的标签满怀期待?
结果呢?开播第一天倒是冲上了热搜,弹幕里一片“刺激”“尺度炸裂”的欢呼。
可如今该剧播出过半,评论区画风突变,观众们纷纷大失所望:“这剧就像一盘炒糊了的回锅肉,闻着香,但吃着费劲儿”。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是被《悬镜》的“大尺度”给唬住了。
雨夜买凶杀人,少妇被撞得血肉模糊;下水道碎尸案,尸块被削指纹、拔指甲,黑色塑料袋里血淋淋的残肢直接怼镜头,连马赛克都不带打的。
大批观众高呼“终于有剧敢这么拍了”“国产剧终于支棱起来了”,可几集下来,大家回过味儿了,这剧的“硬核”全在表面,内里全是注水的棉花,一捏就塌。
就拿节奏来说,编剧恨不得把“拖沓”俩字刻脑门上。
第一集开场用“出轨少妇被撞死”的噱头抓眼球,结果这案子简单到离谱,丈夫买凶杀人,动机直白,和主线半毛钱关系没有,纯属用无关案子博关注。
真正的重头戏“下水道碎尸案”倒是铺垫得神神叨叨,可查案过程看得人血压飙升。
刑警队长徐骁(朱雨辰饰)带着全城警察地毯式搜下水道,放着监控不查、社会关系不摸,愣是搞起人海战术,三天三夜连警犬都不带。
最后,还得靠老刑警林国强(任达华饰)用“阴阳五行”玄学定位,上山挖土才找到另一部分尸块。
破案全靠滚下山坡,编剧是五毛钱雇的吧?
更离谱的是,该剧的逻辑漏洞多到能筛出二斤沙。
凶手反侦察意识强到毁指纹、削面容,结果偏偏留下脚踝纹身当破案关键。
法医成了摆设,刑警队长徐骁对着尸体就能断言“凶手用锯子分尸”,连《法医秦明》看了都要骂一句“不专业”。
至于角色塑造,徐骁这刑警队长的人设简直让人拳头硬了。
面对老刑警林国强的经验之谈,他满脸写着“老子最牛”,动不动就打断专家发言,查案时站没站相、眼神飘忽,连问话都透着一股子油腻。
弹幕里飘过一句“朱雨辰这演技,连李光洁演的交警都比他像刑警队长”,瞬间引发共鸣。
反观任达华,哪怕顶着港普配音出戏,那股子老警察的倔劲儿和眼神里的执着,还是能让人信服,可惜戏份被剧本拖累,再好的演技也救不了降智剧情。
《悬镜》最让人遗憾的,是它明明有机会成为“东方版《真探》”。
民俗玄学+现代刑侦的设定本可以玩出花,结果编剧把“阴阳五行”当万能钥匙,破案全靠拍脑门。
网友一针见血:“这哪是悬疑剧,分明是跳大神,科学推理被玄学按在地上摩擦”。
18集的作品,播出过半后,浮出水面的恶人才是一个小卡拉米,真正的恶魔连个正脸都没露,唯一谨慎细节的只是每次都会处理掉打过电话的手机。
周家兄弟的那部分剧情,太拖沓了,节奏太慢了,前面剧情的铺垫还以为周大野是王者呢,结果只是一个青铜。
镜头倒是够故弄玄虚的,透过门缝拍、隔着玻璃拍,在辅以吓人的配乐,导演确定拍的是悬疑刑侦剧?
当然,《悬镜》也不是全无亮点。
刘琳演的热心“邻居”,几句家常话就把市井烟火气带进阴郁案情;任达华在档案室擦老花镜、画地图的小动作,细节真实到让人想起退休的老片警。
可惜这些闪光点,就像火锅里的几片毛肚,捞完就只剩一锅浑浊的汤底。
如今的观众,早已经不是好糊弄的“小白兔”,《白夜追凶》《沉默的真相》珠玉在前,大家对悬疑剧的要求早就不止于“敢拍”。
要逻辑缜密、要角色鲜活、要叙事紧凑,但坐拥好题材+好演员的《悬镜》却偏偏在关键处摆烂。
有网友总结得精准:“开局以为要封神,看到中间想骂人,看完9集只剩一声叹息,白瞎了任达华这尊大佛。”
说到底,《悬镜》的扑街给国产悬疑剧提了个醒,光靠尺度博眼球、靠老戏骨撑场子,救不了稀碎的剧本。
当观众开始用二倍速追剧,用弹幕吐槽代替沉浸式观感,再炫的镜头、再大的咖位,也抵不过一句“编剧,你睡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