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报连载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岭记》,本书是贾平凹第一部以“秦岭”命名的作品,也是他的第十九部长篇小说。这一次,作者重返生于斯、长于斯的秦岭,在这里挖掘出《山海经》《聊斋志异》等传统古书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基因,将秦岭里的物事、人事、史事娓娓道来,为读者奉献出一部在心里累积多年的秦岭山川草木志、动物志、村落志、人物志。《秦岭记》以笔记小说的形式讲述了近六十个秦岭故事。让我们一同在这部长篇中,感受贾平凹笔下秦岭山川里隐藏着的万物生灵,河流里流淌着的生命低语,万千沟坎褶皱里生动着的物事、人事、史事。

五十七

洛水流过阳虚山、页山、元扈山、望沟和鹿鸣谷,这一带相传是仓颉造字地,但没有任何遗迹。两岸岔壑崖砭,路瘦田薄,稀稀拉拉的村寨,有大到千户的,也有小到三家五家。山民出入,不论冬夏,头上多缠布巾,带了竹笼,有东西装东西背着,没有东西空笼还背着。他们或许就不知道仓颉,或许有知道的,也就觉得那只是传说,与自己无关,好比空气是多么重要,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但没有生病的时候,这一切都不存在似的。他们世世代代在田地劳作,土里有什么颜色,豆子也有什么颜色;身上流多少汗珠,麦子也有多少颗粒。生命变成了日子,日子里他们就知道了天是有晴有阴,忽冷忽热。知道了黑夜里看不清东西,太阳也不能直视。知道了月亮里的暗斑那是吴刚在砍桂树,砍一斧子,树又长合,吴刚总是砍不断桂树。知道了星星数不清的,一遍和一遍数目不同。于是,要么喝酒,常常是闭门轰饮,不醉倒几个,席不得散。要么聚堆儿,哭呀笑呀,争吵、咒骂、呻吟、叹息、说是非,众声喧哗,如黄昏荨麻地里的麻花,如夏天的白雨经过了沙滩,只有启山上的大钟一响,才得以消失。

这钟声是由启山上的仓颉书院响起的。

启山在群山众峰间并不高,但它是土山,浑圆如馒头,山顶上一片若木树林,一年四季红叶不落。书院就在树林子里,虽然建校仅十年历史,师生已超过五千。钟在上课或下课时敲动,声闻于天,提醒了一个一个村寨人的耳朵,他们这才意识到启山上有学院,书院是以仓颉命名的,自己的孩子就是在那里求学。

这些学生,当然没有像仓颉那样长着四个眼睛,而每一个却如从父母的蛹里出来的蝶或蝉,是秦岭的精灵。想象不来仓颉造字时如何“天雨粟,鬼夜哭”,可学生们在仓颉创造的文字里,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犹有所待。

这其中有个叫立水的,家住在元扈山上,父亲是瞎子,母亲是哑巴,他却生得棱角崭然,平和沉静,时常冥想。学习三年,哲学、文学、音乐、美术,求知的欲望如同筷子,见什么饭菜都要品尝。待到也能“仰观象于玄表,俯察式于群形”,他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他头顶上时不时飕飕有凉气,如同烟囱冒烟,又如同门缝里钻风。他似乎理解了这个世界永远在变化着,人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似乎理解了流动中必定有的东西,大河流过,逝者如斯,而孔子在岸。似乎理解了风是空气的不平衡。似乎理解了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似乎理解了无法分割水和火焰。似乎明白了上天无言,百鬼狰狞。似乎理解了与神的沟通联系方式就是自己的风格。似乎理解了现实往往是一堆生命的垃圾。似乎理解了未来的日子里,人类和非人类同居。似乎理解了秦岭的庞大、雍容,过去是秦岭,现在是秦岭,将来还是秦岭。似乎理解了父亲的瞎、母亲的哑再也无药可医。

立水的脑子里像煮沸的滚水,咕咕嘟嘟,那些时宜或不时宜的全都冒泡和蒸发热气,有了各种色彩、各种声音、无数的翅膀。一切都在似乎着似乎着,在他后来热衷起了写文章,自信而又刻苦地要在仓颉创造的文字中写出最好的句子,但一次又一次地于大钟响过的寂静里,他似乎理解了自己的理解只是似乎。他于是坐在秦岭的启山上,望着远远近近如海涛一样的秦岭,成了一棵若木、一块石头,直到大钟再来一次轰鸣。

太白山寡妇

一入冬就邪法儿的冷。石块都裂了,酥如糟糕。人不敢在屋外尿,尿出尿成冰棍儿撑在地上。太白山的男人耐不过女人,冬天里就死去许多。

孩子,睡吧睡吧,一睡着权当死了,把什么苦愁都忘了。那爹就是睡着了吗?不要说爹。

娘将一颗瘪枣塞进三岁孩子的口里,自己睡去。孩子嚼完瘪枣,馋兴未尽,又吮了半晌的指头,拿眼在黑暗里瞧娘头顶上的一圈火焰,随即亦瞧见灯芯一般的一点火焰在屋梁上移动,认得那是一只小鼠。倏忽间听到一类声音,像是牛犁水田,又像是猫舔糨糊。后来就感觉到炕上有什么在蠕动。孩子看了看,竟是爹在娘的身上,爹和娘打架了!爹疯牛一般,一条一块的肌肉在背上隆起,急不可耐,牙在娘的嘴上啃,脸上啃;可怜的娘兀自闭眼,头发零乱,浑身痉挛。孩子嫌爹太狠,要帮娘,拿拳头打爹的头,爹的头一下子就不动了。爹被打死了吗?孩子吓慌了,呆坐起定眼静看,后来就放下心,爹的头是死了,屁股还在活着。遂不管他们的事体,安然复睡。

天明起来,炕上睡着娘,娘把被角搂在怀里。却没见了爹。临夜,孩子又看见了爹。爹依旧在和娘打架。孩子亦不再帮娘,欣赏被头外边露出的娘的脚和爹的脚在蹭在磨在蹬,十分有趣。天明了炕下竟又只是娘的一双鞋和他的一双鞋。

又一个晚上,娘与孩子坐上炕的时候,孩子问爹今夜还来吗?娘说爹不会来,永远也不会来了。娘骗人,你以为我没有看见爹每夜来打你吗?娘抱住了孩子,疑惑万状,遂面若土色,浑身直抖。

(未完待续)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高思佳

审 核 | 张建全

终 审 | 张嘉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