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扬家里三代都是开镖局的,打小就在刀口上混饭吃。

他七岁就开始蹲马步,站梅花桩,桩子上嵌着铁蒺藜,脚底板扎出血也得咬着牙走完八卦步。

十二岁那年腊月,太行山的雪埋到马肚子,他爹带着二十个镖师去剿匪。

小王维扬偷爬上运粮车,黑风寨混战时被流箭削掉半拉耳朵,愣是举着砍柴刀捅死个瘸腿土匪。



回来他爹抄起藤条抽得他后背开花,抽完又灌了半坛烧刀子:"王家男儿流血不流泪!"

1

镇远镖局的训练场,比阎王殿还吓人。新人进门先过"血梅花桩",三十根木桩顶头焊着三角铁,赤脚踩错一步就刮掉二两肉。

后院的老槐树上吊着百十来个沙包,里头灌的不是沙子是铁砂,练拳的镖师指节上全裹着厚茧。

最狠的是"冰甲练刀",数九寒冬扒光上衣站院里,八桶井水泼成冰壳子,得靠挥刀破冰取暖。王维扬的刀就是那会儿练出来的,刀锋过处冰碴子乱飞,镖师们都管他叫"冰阎罗"。



2

有回押送山西盐商的棺材镖——明面是棺材,里头塞满金条。

走到老鹰嘴碰见二百多号马匪,领头的举着火把喊话:"留下买路财,饶你们全尸!"

王维扬咧嘴一笑,反手把镖旗插进棺材盖,三百镖师哗啦摆开八卦阵。

马匪冲进来才发现中计,盾牌阵转得人头晕,四面八方嗖嗖射弩箭。

等官府援兵赶到时,雪地里泡着百来具尸体,血把雪地染得像铺了红绸子。



3

王维扬的八卦刀看着不起眼,其实藏着大学问。按着八卦方位走位,刀光转起来像个铁罩子,守的时候泼水不进,攻起来突然给你来下狠的。

他跟张召重比武那场,最能说明问题:

前五十招光转圈不出手,等对方心浮气躁了,突然一刀劈得火把都晃悠。

他这刀法最怕灵活的主儿,张召重就说过,要是有人轻功好专攻中路,老王的转圈打法准露馅。



4

狮子峰那场死斗,是王维扬这辈子最疯的时候。

红花会三大高手围着他砍,七把剑愣是破不开他的刀网,火星子崩得跟放烟花似的。

赵半山甩暗器专打他下盘,老王干脆把刀往地上一杵,借力腾空翻跟头,半空中还能劈出三道刀气。

常伯志使阴招撒石灰粉,他撕下衣摆蒙眼照打,愣是靠听风声砍断对方腰带。

最后被陈家洛逼到悬崖边,这老哥突然扯开衣襟,胸口绑着二十斤火药:"再往前半步,大伙儿一起见阎王!"



5

他这套刀法强在稳当,弱在死板。

有次在茶馆听说书,碰见个耍猴拳的乞丐挑衅。

那乞丐跟跳蚤似的满场蹦跶,专钻他胳肢窝底下出拳。老王转了三圈没逮着人,急得刀把子砸碎两张桌子。

后来,还是店小二泼了盆洗脚水,乞丐脚底打滑,才被制住。这事成了江湖笑谈,都说八卦刀是"老牛犁地——转不出新花样"。

6

王维扬咽气那刻,等于是给旧江湖钉上了棺材板。

镇远镖局散伙那天,数百镖师和趟子手蹲在演武场分家当。八卦旗被马匪抢去当尿布,练功的木桩劈了当柴烧。

有个老镖师偷藏了块青铜镖牌,半夜跑到祁连山口挖坑埋了,边埋边念叨:"当年跟着总镖头砍翻马帮,这牌子还是您亲手发的……"

王维扬那些仇家倒是念旧情,山西绿林土匪头子听说王维扬死了,特意在祁连山摆三天流水席。

7

王维扬死了,一个时代落幕了。

王维扬不是一个主要角色,甚至因为出身镖局,对官府有天然的惧怕。但是,他义气,武功高强。甚至,还要在反派张召重之上,在《书剑恩仇录》当中,妥妥的排在前十。

虽然书剑是金庸先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说起成熟度来,远远比不上后来的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但是,在对于人物的描写上却更加实际。



在书剑中,武林高手都是有职业的,有社会关系的,并不是一心练武的武痴和光棍。镖局子还是能出人才的,而不是像《倚天屠龙记》中那群镖师一般给武当七侠提鞋都不配。

王维扬虽然也有胆小的时候,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豪杰。

难怪绿林中会流传:“宁碰阎王,莫碰老王。”

8

盘点下来,王维扬固然不如天山怪侠袁士霄、阿凡提,以及少林派的几位高僧,但在戏份较多的人物当中,也就是比不过武功大成的男主陈家洛,比不过无尘道长,其他人包括文泰来,也最多是王维扬持平,难以占到优势。

能做到这个份上,可以说他是金庸武侠中的“镖局第一高手”也不为过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