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癌症治疗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手术+化疗+放疗”三板斧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癌症,但副作用巨大,且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准治疗的出现,如同为癌症患者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
精准治疗,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每个患者的基因、分子和细胞层面的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就好比量体裁衣,告别了以往“一刀切”的治疗模式。
基因检测是精准治疗的关键起点。我们知道,癌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不同患者的癌症,其基因突变位点可能大不相同。通过基因检测,医生能找到癌症的“驱动基因”。比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有 50%的亚洲患者存在 EGFR 基因突变。一旦检测出这个突变,患者就可能适合使用针对 EGFR 靶点的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这些靶向药就像精确制导的导弹,精准地攻击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的伤害较小。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治疗的副作用明显减轻,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生存期也显著延长。一些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使用靶向药后,生存期从以往的一两年延长到了五六年甚至更久。
免疫治疗也是精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一支军队,负责抵御外敌,包括癌细胞。但癌细胞很狡猾,会伪装自己,逃过免疫系统的监视。免疫治疗药物的作用就是帮助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以 PD -1/PD -L1 抑制剂为例,它们可以阻断癌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欺骗信号”,让免疫细胞重新恢复对癌细胞的攻击力。黑色素瘤曾经是一种非常难治的癌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但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让部分黑色素瘤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甚至实现了长期生存。而且,免疫治疗一旦起效,患者可能获得长期的缓解,这是传统治疗难以企及的。
除了基因检测和免疫治疗,液体活检技术也为癌症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传统的癌症诊断往往需要通过手术获取肿瘤组织进行活检,这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创伤,且有些肿瘤位置特殊,难以获取组织。液体活检则不同,它只需要抽取患者的血液,就能检测到肿瘤释放到血液中的 DNA 片段(ctDNA)、循环肿瘤细胞(CTC)等。通过分析这些物质,医生可以了解肿瘤的基因特征、监测治疗效果以及发现肿瘤的复发转移。比如,在结直肠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液体活检监测 ctDNA 的变化,能提前数月发现肿瘤的复发,为及时干预争取宝贵时间。
精准治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目前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精准治疗相关的检测和药物费用较高,很多患者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癌症患者都能找到有效的靶点或适合免疫治疗。不过,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这些问题都将逐步得到解决。癌症精准治疗的时代已经来临,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癌症治疗的格局,为无数癌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