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利津县总工会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方式方法,聚焦内容创新、主体发动、平台提升、阵地建设等方面,构筑工铸先锋、工育学堂、工润同行、工惠万家“四聚四有”工作模式,把思政引领融入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打造工会大宣传工作格局,推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工铸先锋”聚才 强基提素有精度

聚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思维,借助工会干部网络学院“数字工运史”“在线学习”等优质模块资源,结合“我的业务我来讲”活动常态化开设“惠工讲堂”,实施全县工会干部“三专”培养工程,建强工会干部“排头兵”,44名工会干部当选“优秀主讲人”,“线上线下”学习培训人数6500余人次。出台《利津县数字化产业工人激励政策》,整合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凤凰城工匠学院实训中心等数字化平台资源,建设工匠“云学院”,广大一线职工实现足不出户“掌上学、掌上赛”,锻造产业工人“生力军”,产业工人线上学习参与率达98.7%,技能人才同比增长24.6%。


“工育学堂”聚识 搭台共享有热度

组建“开新局·劳模说”宣讲团,采取专题报告、现场宣讲、互动交流、直播访谈等形式,深入车间、社区、学校,开展具有浓厚“利津味”“工会味”的基层宣讲,让劳模工匠成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主角,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00余场次,受教育职工群众3000余人次。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聘任18名“劳模工匠兼职辅导员”,通过在各级学校开设“劳模大讲堂”、在凤凰城工匠学院设立“红色匠人坊”等,推动“三个精神”源头接力、薪火传承。做实一线职工“求学圆梦”行动服务,带动广大一线职工提升学历层次和技术等级,累计帮助90名一线职工完成学历进修“链条”服务。


“工润同行”聚力 协作联动有广度

发挥工会贴近职工群众的优势,放大“工会+”部门协同效应,整合优势资源,开展有特色、接地气的“工文号”“工体号”群众性文体活动,实现文以化人凝心聚力、竞技体育提气鼓劲。组织开展“迎百年工会”系列活动,在书法、篆刻、摄影、绘画、剪纸、阅读等传统形式基础上,同步开展“职工达人秀”、短视频互动、云诵读、云宣讲、云讲述等“线上”新媒体作品评选活动,征集12个不同领域作品1500余件。组织职工开展“1+N”竞技体育活动,举办趣味运动会、乒羽、象棋、篮球、广场舞等15个品类赛事70余场次,累计5000余人次职工参加。


“工惠万家”聚心惠工暖民有温度

坚持公益性和服务性方向,推进“幸福站点”接续培育和滚动升级,在全市率先成立“职工子女托育示范中心”,升级打造24小时智能化示范性“工会驿站”,升级法律援助“零门槛”维权服务,数字赋能工友创业,累计建成特色职工服务阵地200余处。针对职工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扶持等惠工服务。拓展数字化工会应用场景,优化微信自媒体12个服务专项,推动“两微一端”与“齐鲁工惠”互联互通,打造职工“云服务”矩阵,建设“网上职工之家”。开展“娘家请你去采摘”“有奖答题”等普惠活动80余期,发放会员优惠券4万余张,极大提升了“娘家人”的品牌影响力。(大众新闻记者 曹萌萌 通讯员 王晶)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