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红河边境,阳光洒落大地,春风裹挟着木棉花香掠过河谷,一场暖意融融的精神接力已悄然拉开帷幕。4月15日至17日,“云南工人大思政课”省总工会劳模工匠职工宣讲团化身“暖边轻骑兵”,走进红河州绿春、金平、河口三个县,以奋斗故事为薪火,为边境职工群众“烹煮”出热气腾腾的思想盛宴。


这支来自医疗、矿山、教育等领域的宣讲队伍,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理论宣讲融入边境发展脉搏。他们用沾满泥土的语言、带着露珠的故事、冒着热气的实践,让党的创新理论化作职工触手可及的“奋斗指南”。


宣讲现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护士长胡海燕,在《人民至上 敬畏生命》的讲述中,重现了自己和团队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与死神赛跑的惊心动魄,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与工匠精神的深度融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岭工匠”、云锡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竹叶山坑三工区掘进六组大组长杨勇,分享了自己扎根矿山二十多年的奋斗历程,诠释着“以岩层为纸,以钻杆为笔”的匠心坚守,鼓励边境职工坚守岗位、辛勤付出;云南工会共青团妇联干部学校工会培训部主任、讲师弭媛以“精神解码”为落脚点,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核心,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劳模精神深度融合,通过“理论+互动”的沉浸式宣讲,让“三个精神”在职工心中生根;红河州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助理研究员、红河州“匠心筑梦”劳模工匠职工宣讲团成员普亚强,以文化铸魂为引领,从红河文化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深入讲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传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边疆文化血脉中。精彩且充满内涵的宣讲令现场听众深受触动和鼓舞。


这场跨越百里的精神接力,不仅为边境职工注入了奋进动能,更在祖国西南边陲树起“劳动最光荣”的鲜明旗帜。从急诊室到矿洞,从“三个精神”再到民族文化,宣讲团用精神暖流浸润边疆热土,让劳模之光与界碑共映,为春日红河再添一抹暖金,这也是一场新时代思政教育扎根边疆的生动实践。


据悉,本次活动由云南省总工会主办,红河州总工会及绿春县总工会、金平县总工会、河口县总工会承办,边境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300余名职工参加活动。


文旅头条通讯员 康斌 李秀珍 李冲 文

河口县总工会 绿春县总工会 金平县总工会 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李舒琪

审核 李元

终审 杨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