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加速的今天,我们正经历着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重塑。

如何理解已经深刻变化的世界,如何重新建立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一个需要思考和讨论的命题。

「思想剧场」搭建一个让哲学、科技、社会理论、艺术创作碰撞的思想平台,探讨当下全新历史进程中,关于科技与人、科技与文明的新议题。

本期思想剧场主题是“时代与人”,从4月18号到20号,我们邀请了13位嘉宾,在关心世界、关心时代、关心自己的大范畴下,聚焦技术革命下的人性、现代性、意义感及倦怠社会下年轻一代的精神状态等问题展开讨论。


1. 高科技时代的人性与物性

时间:04.18(周五)18:30-20:00

嘉宾: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在技术解构了“人何以为人”的今天,如何从古老的人性光谱中,打捞那些不能被简化的特质?何怀宏先生从哲学与伦理学的双重维度,带我们回溯人性的历史,唤醒每个人对当下生命本质的诚实叩问。



2. 夺回生活主权,让生命“有事发生”

时间:04.19(周六)14:00-15:30

嘉宾: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日新书院副院长,哲学系长聘教授)

在流量时代下,我们的生活被一个又一个指数型热点推搡向前,无论是躺是卷,都失去了自己的节奏。

倦怠、抑郁、孤独……真正的生活该如何重建?夏莹教授从哲学维度,解读当下夺回生活主权的关键是——“有事发生”!


3. 人机共生:“不完美的人”才是源代码

时间:04.19(周六)16:00-17:30

嘉宾:

·何盈(计算设计师,多媒体艺术家,零一万物AI设计专家)

·方贞硕(智能座舱用户体验设计师)

嘉宾主持:陈俊岭(播客「深聊投资人」主理人,资深财经媒体人)

数据至上的时代,当人类多样性被视为偏差,设计便失去了人的温度。为什么包容性设计成为新潮流?恰恰是看到人的“不完美”的时刻:结巴的语音、非常规的身体、非线性的思维……这些所谓"故障",恰是人最鲜活的印记。


4. 游牧思想——21世纪的德勒兹

时间:04.20(周日)14:00-17:00

嘉宾:

·汪民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

·张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嘉宾主持:董树宝(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

在21世纪日渐暗淡的哲学星空中,德勒兹或许是最闪亮的明星。他是尼采意义上的未来哲学家,他的思想在今天诸多人文学科领域被创造性地阅读和运用,彻底改变了哲学长久以来的稳固和聚焦的思辨形态。

他将想象力和创造力注入到哲学之中,使得哲学逃向外部,犹如高原无边无际的狂奔,这是全新的具有浪漫气质的游牧哲学。


5. 我们的孩子:被悬置的一代

时间:04.20(周日)19:00-20:30

嘉宾:

·梁鸿(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凯文(大儒心理创始人,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医师)

嘉宾主持:季阳(资深出版人)

作家梁鸿与心理学家徐凯文,从真实案例出发,探寻为何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成长中,失去来自大人世界的支撑,被悬置、失声。

这不是一场关于如何“修复孩子”的讲座,而是一次面向成人世界普遍精神状况的反思。


时间:2025.4.18-4.20

地点:北京市朝阳大悦城9层 度刻LAB

参与方式:扫海报二维码进行预约,座位有限,建议早到


-End-

2025.4.16

编辑:孙小悠 | 审核:醒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