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最爱的营养有哪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脏作为人体的核心器官,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质量。因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使得心脏营养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心脏营养不足不仅会导致心脏功能下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心血管疾病: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威胁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2019年的数据显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心血管病都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农村,心血管病占死亡原因的46.74%,而在城市,这一比例也高达44.26%。这意味着,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现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高达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约2.45亿,冠心病患者约1139万,心力衰竭患者约890万。这些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泪水与痛苦,也是社会难以承受之重。

心脏营养不足:健康隐患的源头

心脏营养不足,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实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支持时,它的功能就会逐渐下降,甚至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这些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病症,往往与心脏营养不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猝死的风险。

心脏喜爱的营养:均衡摄入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给心脏提供充足的营养呢?关键在于均衡摄入特定营养素。以下四种营养素,是心脏健康不可或缺的“守护者”。

Omega-3脂肪酸:深海中的健康宝藏

Omega-3脂肪酸,这个听起来有些拗口的名词,却是心脏健康的重要保障。它主要来源于深海鱼类和坚果,如三文鱼、金枪鱼、核桃、杏仁等。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及美国心脏协会(AHA)的研究,Omega-3脂肪酸能够显著降低有害胆固醇水平,增强心脏的能量代谢。在Omega-3脂肪酸这一营养群体中,EPA(二十碳五烯酸)与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EPA就像是血管里的清洁工,它能把血液里的“油脂垃圾”——甘油三酯清理掉,让心血管保持畅通,远离心脏病的风险。而DHA被誉为大脑与视觉系统的珍贵滋养品。对于中国居民而言,每日摄入含有250毫克至2000毫克的EPA与DHA的食物或膳食补充剂,被视为一种科学且健康的营养摄入策略。当然,除了食物来源外,我们也可以通过鱼油胶囊等补充剂来获取Omega-3脂肪酸。但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的品牌琳琅满目,选择时一定要确保来源正规可靠。

辅酶Q10:心脏细胞的强大卫士

辅酶Q10,这个听起来有些神秘的物质,其实是心脏细胞内含量极高的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它能够改善心脏功能,保护心脏免受自由基的伤害。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研究,每日摄入50毫克的辅酶Q10,可以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虽然食物中辅酶Q10的含量相对较低,但动物内脏(如心脏、肝脏)、牛肉、豆类和坚果等仍含有一定量的辅酶Q10。此外,辅酶Q10补充剂也是不错的选择。

镁:血压的平稳调节者

镁,这个看似普通的矿物质,在心脏健康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能够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的数据,18岁以上成人摄入镁330毫克/天,30岁以上320毫克/天,65岁以上310毫克/天,75岁以上300毫克/天。绿叶蔬菜(如菠菜、油麦菜)、坚果(如杏仁、腰果)、豆类、全谷物和海鲜等食物都是镁的良好来源。当然,如果饮食中镁的摄入不足,我们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镁补充剂。

B族维生素:情绪与血脂的双重调节者

B族维生素,这个庞大的家族包括维生素B1、B6、B12等成员。它们不仅能够缓解压力、稳定情绪,还能辅助降低血脂水平。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4版)》及营养学专家的研究,全谷物、瘦肉、蛋类、奶类和豆类等食物都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对于需要额外补充的人群来说,B族维生素复合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均衡饮食:心脏健康的基石

当这些营养素摄入充足时,心脏就能保持强健有力,血管也能保持畅通无阻。它们仿佛每天都在进行一场“大扫除”,清除多余的脂肪和毒素,保持血液循环的顺畅。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这些对心脏有益的营养素,也要避免过度依赖营养素补充剂而忽视了日常饮食,毕竟食物中的营养素更加全面且易于吸收利用。

适量运动:心脏健康的助力器

除了获取营养外,适量的运动也是维护心脏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至1小时。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校对 盛媛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