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生效的法律文书,都承载着当事人的期待与信任,而执行,便是将这些纸上的正义转化为现实权益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主题,狠抓执行办案第一要务,以“切实解决执行难”为目标,以创新机制为引擎,以民生关切为导向,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己任,持续巩固执行攻坚成果,执行效率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更加可感可触。
破解执行难题 创新机制提质效
“法院效率真是太高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钱。”立案执行仅三天,申请执行人就收到了执行款。
吴某与刘某劳动争议一案中,因刘某拖欠农民工吴某工资4.1万元一直未支付,吴某遂向连云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立案后,执行干警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反馈未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于是立即与吴某联系沟通。在了解到刘某在邻县工地有已结未支付的工程款后,执行干警立即前往邻县工地,送达第三方债权冻结扣划协助执行通知书和查封裁定书。该笔欠款在第二天即被支付到法院指定的银行账户,吴某在申请执行第三天成功拿到这笔拖欠已久的工资款。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繁简分流、快慢分道”的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连云区法院根据执行案件的类型、标的、案件繁简程度、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等要素,将案件划分为简易案件和复杂案件两类,组建“简案快执”、“繁案攻坚”两个专门团队,推行“查控前置、分类处置”模式,通过分而治之,有效整合司法资源,切实提高了执行效率。
该院执行局局长李国栋介绍:“快执团队依托‘执行指挥中心+执行专班’机制,利用执行流程系统,提取案件基础信息,批量生成法律文书,强化文书送达。执行法官依照案件情况选择‘限高令’等间接执行措施,并整合同类案件,一次性向银行反馈,避免‘重复跑’。30天左右即可完成执行全过程,较常规流程提速一倍以上。”
“我以为没希望了,没想到法院帮我讨回来了!”申请执行人李某握着法官的手,连连感谢道。
2016年,江某因做生意急需用钱,向李某借款60万元,约定半年后偿还,到期后,只还了30万元便不再偿还。在首次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通过线上调查、线下走访,均没有发现江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故对被执行人江某采取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后,裁定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在“终本清仓”专项行动中,执行法官在线上查控无果后,多次走访村委会、公积金管理中心、社保中心等单位实地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终于发现江某有一笔紫菜补偿款暂未拨付到位,这为执行工作带来了转机。在村委会的配合下,涉案款项全部执行到位。李某特意送来锦旗向执行法官表示感谢。
“每一起终本案件背后都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我们多跑一次现场,多查一条线索,当事人就多一份希望。”负责终本清仓的法官薛锦说道。
据了解,连云区法院建立终本案件定期回溯制度,长期推进“终本清仓”专项行动,每季度对终本库内案件进行财产再调查,2024年恢复执行案件613件,执行到位金额3.3亿元。
办好民生实事 凌晨行动显锋芒
“我认识到错误了,不应该逃避责任,请法院给我一次机会,我现在就筹钱!”这是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被执行人张某欠申请人王某15万元租赁费,后王某多次催讨无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
该案执行立案后,被执行人并未还款,还和执行法官玩起了“躲猫猫”。在今年的凌晨集中执行“春风行动”中,执行干警天没亮就赶到被执行人家中,成功将被执行人张某“堵”在床上。通过观察张某家中陈设、生活用品等细节,执行干警敏锐察觉到张某具有一次性还款的能力。面对这一情况,执行法官耐心与被执行人张某进行沟通,向其告知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将面临的法律后果。当天上午,被执行人张某凑齐全部款项,案件成功实结。
2024年以来,连云区法院着力打造“云法利剑”执行品牌,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凌晨4:30集中执行行动,组织“小标的、大民生”等专项执行活动72次,执结案件4670件,执行到位金额14亿余元。
“感谢连云区法院的法官,把我们的工资都执行到位了。”工作日的一大早,韩某等几人作为申请执行人代表,将三面印有13位申请执行人名字的锦旗送到了连云区法院执行干警手中,为法院高效执行、为民解忧点赞。
2023年5月,韩某某曾在连云港某物流公司从事驾驶员工作,但该公司拖欠其工资,虽经警察上门调解,仍未支付。于是韩某某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裁决文书确定该公司应向韩某某支付工资款共计1万余元。法律文书生效后,该公司未履行给付义务,韩某某遂向连云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立案执行后,又有12个类似案件陆续立案。连云区法院执行局发现上述13个案件案由相同、事实基本一致,均为连云港某物流公司拖欠驾驶员工资案件,随即启动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并案执行。
执行法官接收该系列案件后,迅速通过执行系统查询到被执行人名下车辆。为了不影响被执行人的正常运营,在综合13个案件标的总额以及车辆的抵押情况后,扣押了其中三辆货车。被执行人在收到执行裁定书后,迫于压力一次性将涉案工资款及案件执行费合计9万余元支付到法院账户。13起涉农民工工资执行案件一次性执行完毕。
小标的关乎大民生。连云区法院对涉农民工工资、抚养费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查控、优先发放的“三优先”政策,根据案件情况快速立案、灵活处置,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兑现了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了司法权威,增强了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跨域执行联动 交叉执行聚合力
“彭法官,王某某最近在**地方居住,你们快带人来抓他。”2023年至2024年期间,被执行人王某某在上海浦东新区法院有4起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涉案金额150余万元,但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将财产转移后离开上海并长期隐匿在江苏多地,致使系列案件始终无法有效推进。
2024年12月26日,上海浦东新区法院收到申请人提供的被执行人王某某隐匿在连云港市连云区的线索后,为最大限度节约时间和司法资源,委托连云区法院协助办案。
收到协助申请后,连云区法院高度重视,向上海浦东新区法院详细了解案情及执行需求后,制定了周密的执行计划,安排执行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执行干警负责,确保执行行动万无一失。
执行当天上午,在上海浦东新区法院提供的被执行人居住地并未发现被执行人下落。执行干警经向周边邻居及物业调查,了解到被执行人王某某只是偶尔在此居住。但连云区法院并未放弃,继续安排执行干警多次查找并蹲守,最终成功拘传王某某。看到出现在家门口的执行干警,王某某十分懊悔:“怎么上海的案子你们也管?”
针对王某某拒不履行生效文书、转移财产、躲避执行等情形,两地法院依据《关于长三角地区法院异地拘留一体化办理规则》将其就地送拘。经过两地法院的不懈努力,在两次被拘留后王某某终于醒悟,积极配合执行,系列执行案件得以圆满化解。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向连云区法院发来感谢信,相关工作案例被江苏省高院刊载。
连云区法院大胆创新,充分分析研判异地拘留的必要性、可行性、拘留效果、风险隐患等因素,确定了变异地协助为主动办理的工作思路,将协助执行案件转为该院案件进行立案,按该院拘留案件流程进行办理,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大大节约了司法资源,有力维护了司法权威和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也为今后类似异地协作案件的执行提供了有益借鉴。
严厉打击拒执 强制执行显威慑
“没想到‘限高’措施这么有效!”申请执行人韩某拿到钱后感慨道。
2024年,王某因为资金周转困难向好友韩某借款3万元,约定半年后归还。借款到期后,王某以经营困难为由多次拖延还款,韩某多次催讨无果,将其诉至连云区法院。然而在收到连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后王某仍然不予履行,韩某无奈只得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在多次联系不到王某,亦未找到其下落线索的情况下,为督促王某履行义务,依法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禁止其乘坐高铁、飞机、入住星级酒店等消费行为。
在采取该强制措施三日后,执行干警终于接到了“消失已久”的王某来电。原来王某因在外地工作需要经常出差,结果在最近一次出差购票时,发现自己竟被限制购票。面对出行受限,工作可能会受到影响的困境,王某终于意识到了自己逃避执行的法律后果,遂主动了联系法院表示愿意履行全部债务。在王某将全部案款汇入法院执行账户后,法院第一时间解除了对王某的限制高消费措施,屏蔽了其失信公开信息,案件也成功实结。
从“避而不见”到“主动联系”,这起3万元小案背后,是人民法院维护群众胜诉权益的坚定决心,更是法治诚信社会建设的缩影。
“被告人赵某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为依法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充分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连云区法院对一起拒执案件当庭宣判。
2019年以来,在连云区法院,与赵某某有关的诉讼案件多达10余起,赵某某大多败诉。因赵某某没有按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纷纷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赵某某作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案件共计9起,这些执行案件大多是终本状态,至今仍有100多万元没有执行到位。
为躲避执行,赵某某挖空心思,执行法官费尽周折。因赵某某名下银行账户均被冻结,且被采取了限高、失信等措施,赵某某自作聪明使用女朋友郭某、女朋友亲戚庄某某、儿子赵某等人的银行账户进行日常活动。2021年3月,赵某某用庄某某的银行账户收款60万元,后庄某某在赵某某的指示下向郭某转账54万元,郭某用该笔款项购买了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的一处房屋。连云区法院查明后,认定赵某某有能力执行而拒不履行执行义务,于2022年1月28日、2022年2月12日分别对赵某某采取了司法拘留15日的强制措施。
失信、限高、拘留等措施赵某某纷纷体验了一遍,自以为法院已经无计可施,只要拖一拖、靠一靠,就可以挺过去不还钱。2022年3月,刚刚被解除拘留措施的赵某某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向女朋友郭某转钱。截至2023年12月,赵某某使用以儿子身份信息开通的微信账号向女朋友郭某转账共计人民币20余万元。“5200”“520”“1314”,这些特殊的数字不仅记录了赵某某与女朋友的甜蜜爱情,更记录了赵某某一次又一次的犯罪事实。连云区法院据此将赵某某涉嫌拒执犯罪的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并依法判决。
据悉,2024年,连云区法院综合运用执行惩戒措施,共对1477名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将540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惩治规避和抗拒执行行为,拘留44人次,向公安部门移送拒执罪线索10条,有力维护了司法权威。
从破晓时分的雷霆出击,到深夜伏案的抽丝剥茧;从拒执罪判决的庄严落槌,到农民工追回欠薪的真挚感谢,连云区法院干警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担当诠释使命,以“如我在执”的情怀,在攻坚执行难的道路上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
来源:江苏法治报
记者:王晓红
通讯员:徐艳秋、张赛兰
编辑:王瑞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