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深耕于民事诉讼法学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入选司法部首批“百名法学名家”,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亲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两种角色,立足岗位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他,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
“为民发声是我的使命”
汤维建在浏览书籍资料。资料图片
“民生不是‘小情’,而是‘大事’”
2008年3月,本职工作为法学研究教育的汤维建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身份——全国政协委员。由此,他开启了亲历并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崭新篇章。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回望15年的政协委员履职生涯,汤维建不禁感慨道,“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展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民生不是‘小情’,而是‘大事’。民生的本质就是广大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例如孩子上学、年轻人就业、老年人养老、残疾人无障碍保障、生活贫困者的社会救助等等。”汤维建笑着说,“我主要研究的是民事诉讼法,它所解决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民生问题。例如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保障胜诉的当事人能够尽早兑现胜诉权益等等,这些都是有待立法和司法帮助当事人切实解决的大事情,也是我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发力点。”
作为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及两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汤维建参加过多次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其中2015年全国政协第46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汤维建告诉记者:“那次会议的主题是对2015年11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的《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但当时的我对快递行业有何热点、堵点、痛点等问题所知甚少。因此我接到这个通知后,第一时间‘补课’,大量地查阅和调研与快递相关的信息和问题。”
“通过对快递行业的深入实际调研,我发现暴力分拣、快递变‘慢送’、包裹丢失、用户维权不畅等问题,都是困扰快递业发展的痼疾。”汤维建认为,如何为消费者寻求公正、更加便捷、维权成本更低的解决路径,尤其是如何加强对快递业的法律监管,对于从源头上减少快递纠纷的发生、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提出能尽量反映社会真实需求的建议,汤维建时不时向对该领域有研究的法律界同行、快递相关从业者请教,积极参加实地调研、相关交流座谈等活动。
经过数个月的精心准备,汤维建最终提交了关于完善快递行业的法律责任制度,建立投诉、申诉、仲裁、起诉“四位一体”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等具有建设性的修改建议。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汤维建提交的关于尽快出台《快递条例》、完善快递纠纷解决机制的提案内容大多都被采纳,并被吸收到了修订后的《快递条例》之中。
多年后,另一个与快递行业有关的社会问题又引起了汤维建的关注:“数字经济时代,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难题亟待解决。”
为此,汤维建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相关提案,呼吁从立法层面上完善对新业态劳动者基本权利保障。2023年,汤维建的角色从全国政协委员转变成了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汤维建又提交了关于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法的议案,建议通过制定单独立法、修改现行相关法律等方式,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更加系统、完善的法律保障。
“奏响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交响曲’”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内,一座缤纷多彩的“彩虹桥”墙绘吸引了许多来往者的目光。
画中的彩虹桥一端连着上海的虹桥街道,一端连着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桥上还有一只口衔信件的白鸽,它正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飞向全国人大,将群众的真实声音直接带到国家立法机关。
2015年7月,虹桥街道成为全国最早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
“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一颇具特色的做法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为此我对基层立法联系点进行了调研。”在汤维建看来,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国家和基层、立法机关和人民群众进行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国家立法的“直通车”,真实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基层立法联系点征集的群众意见为立法所采纳的情形屡见不鲜。”调研过程中,汤维建了解到,在未成年人保护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阶段,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就通过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了涉及课外补习班、教师惩戒权、预防家庭暴力等多个意见建议。“其中一名学生提出,鉴于每个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建议将草案中关于对家庭暴力行为予以缴纳或没收保证金的相关内容,修改为‘此种情况下以教育为主’。此项修改建议后被立法采纳。”
汤维建说:“我曾与北京市朝阳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立法信息员交流关于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立法、修法的意见,深感基层立法联系点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影响——它是立法民主化的动力引擎、立法科学化的孵化基地、立法公开化的直观平台和立法宣传的课堂。”
2023年3月,汤维建带着“热气腾腾”的建议再次步入人民大会堂。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修改立法法之前,汤维建提交了关于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的建议。令他欣慰的是,其中关于增加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数量、扩大其覆盖范围等建议,在修改后的立法法中都有所反映。
“两会是奏响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交响曲’。二者是有交叉、相融合的,它们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发展中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面一体的关系。”汤维建说,“能够在深刻领悟协商民主蓬勃生机后,以人大代表的视角见证选举民主的生意盎然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我感到非常荣幸。”
“踩到同频共振的鼓点上”
全国两会闭幕后,回到校园的汤维建经常通过讲座授课、言传身教等方式,为广大师生传递全国两会声音。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汤维建认为,法学教学的本职工作与代表委员履职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建言献策工作并不是脱离本职工作的‘另起炉灶’,而是本职工作的合理延伸。建言献策工作做好了,会促使本职工作更加与时俱进,而不是落伍滞后。但如果本职工作做不好,那么建言献策工作就缺乏源头活水,提出的意见建议也不会有说服力。”
汤维建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挂职期间,正好与其担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任期相吻合:“这使得我的本职工作和履职工作更加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在人民检察院的实践工作经历,以及长期以来对检察院法律监督制度、公益诉讼制度的关注和研究,促使汤维建时常能够产出相关的高质量提案。“我在履职过程中获得的新鲜信息和所思所感,也能助推我在相关领域的前沿性教学研究工作。”
“中国法治道路是一张蓝图绘到底。”汤维建说,“作为法律人出身的代表委员,要聚焦和捕捉法治中国建设中已经和即将遇到的热点和难点。所提的建议提案要同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同频共振,要踩到国家有急需、社会有期盼、人民有诉求的鼓点之上。”
“无论是当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人民的利益才是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汤维建表示,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代表委员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声的使命、为国家建言是一致的,只有做到无私无我,才能看得准问题、讲得清道理、提得好建议,才能无愧于人民。
来源:人民法院报·7版
记者:何雨潇
责任编辑:陆茜坤|联系电话:(010)67550947|电子邮箱:luxik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杨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