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老旧小区又开始被疯抢了?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之前大家都嫌弃老破小,觉得住着不舒服,管理混乱,没必要买老房子。
可这一切都被住建部的一项新举措改变了,2024年开始,全国范围内房龄超过20年的房子。统统被纳入改造计划,而且2025年将会是落实的一年。
官方定调:两类房子要涨,普通人也能上车
第一类:城市中心的"老古董"
这类房子往往位于市中心,守着地铁口、菜市场、老牌学校,却因高龄被遗忘。但新政一锤定音:黄金地段的老小区,改造后身价翻倍。
地段就是王道,步行10分钟到地铁,楼下就是商圈,孩子上学过条马路。这样的房子,改造后电梯一装、绿化一修,秒变轻奢小洋楼。
有个案例,北京西城某老小区,改造后房价涨了30%,业主乐得合不拢嘴,以前愁的卖不掉,现在抢着要!
政府砸4.4万亿专项债,专治老房子老年病。防水层重做、管道全换新,连电梯都从三分之二同意变成政府兜底。
网友调侃:以前修个水管要扯皮半年,现在政府直接送养老钱。
第二类:2000年前的预制板楼
这些房子曾是时代的产物:特征是隔音差、保温弱,被嘲"民窟预备队,但新政给了它们第二春。
养老金托底,政府设立房屋养老金,业主不用再自掏腰包修修补补。重庆某老小区业主直言:以前怕房子塌了没人管,现在政府兜着,睡觉都踏实。"
当然,也不能被热闹冲昏头,即便有政策红利,也不能闭着眼睛买房。
首先要看的就是低端,地段决定生死。
郊区老破小别碰!没有地铁、没有医院的老房子,改造也是换汤不换药。重点盯准核心区,哪怕房子旧,地段就是硬通货。
其次,产权必须清晰
90年代前的房子,小心土地性质!有业主买了房才发现是划拨用地,过户多交十几万。一句话:先查产权,再谈价格。
最后,改造名单要盯紧
政府改造分批次,优先选已上榜的小区。
当改造计划落实之后,老小区在市场的定位将发生明显的变化,现在咨询老房子的人明显多了。
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投资群体,他们嗅觉灵敏,仿佛又看到了老房子的升值潜力。
二是刚需群体,对他们来说,老破小的性价比又提升了,以前吐槽居住舒适度,现在改造之后,用更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房子,关键是老小区周边配套设施都很完善。
其实,北上广深一些核心地段的城中村,已经开始了旧改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经过翻新改造,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了,而且都是五六层的房子,再加上周边配套的加持,对刚需群体来说,简直不要太香。
当然,对于业主来说也是赶上了政策红利,改造之后房子必然升值,不管是变现还是出租,都能提高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