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在夕岸
用一条视频为你解答
天下妈祖回娘家
回的到底是什么
恭迎天下妈祖回家!
天下妈祖回娘家,回的到底是什么?有人会说,答案不是很明显吗?信仰,是,但不完全是。在湄洲岛的这几年,我接触了不少来朝拜的人,他们并不是说向妈祖许了多具体的愿望,然后实现,然后周而复始的朝拜,并不是,是妈祖给了他们安定、亲近、共情,让他们就是想着常回来看看。
安定是所有信仰共通的特质,是不可眼见但举头三尺的存在,像是高空走钢丝的那条安全绳,是穿越沙漠那个不被打开的最后一个水壶,是艺高人胆大的最后一张永不揭开的底牌。人们不会真的去使用它,但是知道它在就好,而它最终将支撑着我们走到最后。
而亲近,是那种信仰给人的安定,在千百年积累之后产生的一种感觉。早前出外讨生活的人 带着妈祖的分身一起远走他乡,当然有敢拼敢闯的精神,但是面对未知的世界,未知的未来,内心的恐惧必然存在。妈祖最初给的是一份安定、保佑、寄托,但当一切安定之后,这种安定就变成了一种亲近。它可以千里传音,万里传情,把对家乡要说的话跟妈祖说,仿佛家乡就能够听到。亲近妈祖,就是亲近家,亲近自己的根。
最后是共情,共情是信仰妈祖的人与人之间,人与妈祖之间的一种情感共鸣。人们想家,妈祖的分身也会想家。那么多年,那么多人,那么多陪伴各自家庭的妈祖分身,就像家里的长辈,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娘妈。而信仰妈祖的人,在都是中国人的大前提下,又多了一层兄弟姐妹的含义。
农历三月的妈祖回娘家,和传统的过年何其相似?在这个时间段,分散在外地的兄弟姐妹都会赶回来,就为了回趟家,磕个头,拜个年,道一声安好。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祖庙会说天下妈祖回娘家,越回越亲,所以回的是一场信仰的朝圣,却也是情感的归本,是千百年四海漂泊过程当中,一代交托给一代的守望,是极具生命力的一种传袭。
THE END
来源|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