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秋,太原晋祠的古柏下,两位花甲老人正与袁希福院长谈笑风生。常建军(化名)摩挲着周柏唐槐的斑驳树皮,恍然想起十一年前那个改变命运的清晨——那时他尚不知,这双手将在中医的护佑下,触摸到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2011年5月:血色预警

  长治潞州区某家属院里,常师傅盯着便池里的柏油状黑便,手指无意识掐进掌心。山西医科大一附院的胃镜报告如利剑刺穿希望:胃窦部溃疡型低分化腺癌,已侵犯浆膜层。更致命的是,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狭窄85%,心梗阴影让外科医生连连摇头。

  2011年6月19日:生死博弈

  多学科会诊后,医生决定冒险手术。当麻醉面罩扣在脸上时,常师傅闻到消毒水的气味混着妻儿衣物的皂角香。术后病理证实:胃腺癌Ⅲ期,7/12淋巴结转移。紧接着的6周期FOLFOX化疗,让他领教了医学的双刃剑——白细胞跌至0.8×10⁹/L,口腔遍布溃疡,连喝水都像吞玻璃碴。

  2013年12月5日:命运寒冬

  复查CT显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肿瘤标志物CEA飙升至89ng/ml。长治肿瘤医院的化疗方案刚进行第一程,常师傅就咳得撕心裂肺,手脚像被蚂蚁啃噬。"继续治要卖房,不治就是等死",深夜的病房里,妻子攥着缴费单泣不成声。



  2013年12月30日:中医曙光

  老同学张罗的年夜饭上,卵巢癌康复患者李姐的出现如同照进裂缝的光。"袁希福院长开的药,让我肝腹水消了,体重长了30斤",这句话让常师傅攥着酒杯的手直颤。第二天,他揣着所有病历登上开往郑州的绿皮火车。

  2014年1月:破冰之旅

  初诊时咳嗽流涕已23天,袁希福院长搭脉后开出"扶正祛邪"方。服药首月,咳痰从铁锈色转为清白;三月后,能骑着三轮车给超市送货;及至深秋,竟能扛着煤气罐上六楼。最震撼的是复查时,长治医院放射科主任盯着CT片看了二十分钟:"病灶呢?怎么全消失了?"

  2024年9月20日:生命礼赞

  山西宾馆会议厅,常师傅胸前的"十一年抗癌明星"绶带格外醒目。当他拉着肾癌康复3年的小舅子李双保登台时,台下掌声如潮水。"当年医生说我活不过两年,现在不仅能扛煤气罐,还能游晋祠!"他中气十足地分享,从口袋掏出皱巴巴的检查单,"这四年来复查了五次,次次都正常!"



  次日晋祠之游,常师傅在难老泉边接掌清泉:"这水养人,袁院长的药更养命。"看着小舅子与袁希福院长在鱼沼飞梁上谈笑,他忽然想起化疗时病友说的话:"癌症是场马拉松,关键看谁选对跑道。"此刻秋风拂过周柏唐槐,十一年的时光在枝叶间流转,见证着一个普通山西硬汉用坚持书写的生命传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