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哪怕历时千年,名气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衰弱,仍是每个书法学者,心中的“神物”,可惜初唐时期,因李世民过于痴迷它,临终前嘱托儿子,把真迹一同陪葬,自此《兰亭序》失踪。
幸好“智取兰亭”之后,为了推崇此帖,李世民命人制作摹本,目前妥善传世,比如“神龙本”、“虞临本”、“黄绢本”等等,皆是常见范本,其中后世公认,“神龙本”最为精妙,还原真迹神韵。
然而近期台北故宫,终于找到一幅《兰亭序》真迹,全卷清晰无损,字字藏有王羲之秘法,比“神龙本”更加惊艳,它就是陆继善的《摹兰亭序禊帖》。
此人记载偏少,生于元朝,曾随侍赵孟頫,掌握正统笔法,得习双钩填廓之技,他的字迹,最为细腻且还原,这幅《兰亭序》采用“褚摹本”作为底本。
之后用河北鼠毫笔,填墨完成,字迹十分精善,展现详尽的“二王”笔法,同时也充分证明,原来“神龙本”是错的,现在我们就根据,卷尾柯九思的题跋,详细分析一下。
题跋内容曰:“右甫里陆继之摹右军兰亭叙……此卷自褚河南本中出,飘撇酝藉,大有古意,一洗定武之习,为可尚也……今世学书者。但知守定武刻本之法……唐摹世亦艰得,得保兹卷,胜世传石刻多矣,当有精于赏鉴,以吾言为然。”
此作笔势飘逸含蓄,古意盎然,无半分习气,正如柯九思所言,相较“神龙本”的工稳,它用笔“飘撇醞藉”,转折处强调“圆劲”,意态十分生动。
墨色方面“神龙本”变化单调,此帖通过“分染填墨”技法,在唐人基础上,叠加淡墨晕染,如“惠风和畅”的末笔,墨色由浓至枯自然过渡,尽显自然。
除了柯九思的题跋,陆继善、黄溍、陈方、揭傒斯、董其昌等人,也纷纷进行题字,介绍创作背景,以及此帖的精妙之处,譬如黄溍写道“风神峻发,几欲乱真”,陈方也说:“笔意俱到,非深得其法者,未易至此,但不入俗子眼也。”
诸位名家的评语,还有精悍笔法,证明此帖的学习价值,可时常临摹,分析每个字的笔法、构势等,同时与王羲之的情感结合,领会艺术之美,若把《兰亭序》掌握,临摹其他的晋唐法帖,也能有法可依,尽快上手。
而今,我们对陆继善《摹兰亭序禊帖》,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装裱精细,使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和查找。
如此清晰的范本,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所有字体的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