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前两天我看到许久没有新作品的金城武,出山代言“无印良品”的民宿。虽然昔日的男神,容颜没有大变,但我总感觉有一种“ 李亚鹏”的既视感。
有人说这是一种松弛感,但我觉得可能是“中年男人”的某些执念吧!
这次MUJI推出了三家民宿,分别是“ MUJI BASE OIKAWA ”、“ MUJI BASE TESHIMA ”、“ MUJI BASE KAMOGAWA ”。
前两年疫情 的关系,民宿行业非常低迷。所以这次 金城武代言民宿,我就非常好奇:现在民宿行业还能挣钱吗?
为了解决心中的困惑,我特地去查了点资料。今天这篇文章,大家就一起来看看民宿业吧!
02
行业概览
据统计,
2024年中国民宿市场规模达422.7亿元,预计2025年继续增长。乡村民宿占比提升至42%,成为重要增长点。
截至2025年3月,全国注册民宿企业超1.3万家,六成成立不足3年。部分区域(如一线城市周边)市场趋于饱和。
2024年民宿平均房价降至502元/间夜, 热门城市房源供给过剩,导致价格战频发。
房租、人力、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高端民宿单间改造成本可达30万元以上,回本周期拉长至3-5年。
核心客群为31-50岁中高收入人群(占比50%),年轻一代(18-30岁)占比43%。 月收入8000元以上消费者占48%,消费能力较强。
消费升级推动需求多元化,如亲子游、康养旅居等细分市场崛起,为民宿提供差异化竞争空间。 文化体验与社交属性增强,如非遗主题、电竞民宿等需求增加。
从上面一系列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民宿行业总体是呈上升趋势的,但是竞争也异常的激烈。不仅入行的门槛不低,而且不盈利、甚至是亏损的风险也不小。
03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其实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民宿行业也是如此。
一、乡村振兴战略将推动乡村民宿发展,鼓励闲置农房改造,简化审批流程,并提供税收优惠。
二、国家政策明确将民宿经济纳入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范畴。例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行业提供土地、资金和规范化发展的保障
三、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等标准出台,规范行业质量,将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除此之外,东部沿海地区(如浙江、江苏)和中西部旅游城市(云南大理、丽江)依托旅游资源形成集群效应,地方政府通过“民宿+”模式整合农业、文化资源,提升综合收益。
04
个性化需求
民宿和酒店最大的区别就是“个性化,小众”。民宿的消费者早已经不满足基础住宿的体验了,对于如主题民宿(蒙古包、木屋等)、文化沉浸式民宿需求激增。
比如成都龙泉山民宿就推出“桃花火锅”快闪店,结合自然景观与美食,日均接待超百人。
火锅伴随着龙泉人的成长记忆,也记录着这座城的历史变迁。桃花荟期间,龙泉山民宿联合光洪兔火锅,将这熟悉的舌尖味道带到桃林间,尽情享受美食与文化交融的魅力。
民宿除了体验的部分之外,“民宿+XX业”的组合也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新思路”。
例如宁波奉化观岑民宿,以服装主题活动半年创收300万元。因为 民宿的主理人就是一位服装设计师,这种产业叠加的方式真正实现了1+1>2的效应。
要想在民宿行业里脱颖而出,除了要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之外,还得不断的“求新、求变”,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猎奇”心理。
05
结束语
随着中美关税战的不断升级,民宿行业也将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是原来一部分的国外游将转化为国内深度游,这对民宿业是利好消息,因为这部分客户有非常高的消费能力。
另一方面,关税战将迫使不少人不得不节衣缩食,原来一部分潜在的意向客户可能就消失了,这是民宿业面临的挑战。
所以关税战背景下,中国民宿业需以“韧性运营”为核心,短期通过成本控制与客源结构调整渡过波动期;长期则需把握消费升级趋势,构建“文化+XX”双驱动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