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县域特色茧丝绸产业、制糖产业,量身打造特色技能竞赛,带动该县4000余名职工参赛;拓展“工会+培训”模式,2024年累计投入15万元开展“送培创工程”,培训各类职工近200人次;推动工会驿站建设,集中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常态化开展帮扶慰问活动,努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近年来,忻城县总工会紧紧围绕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用心、用情、用力搭建“技能竞赛”“素质提升”“暖心服务”平台,持续擦亮“工”字品牌、展现“娘家人”的责任担当。
忻城县是“广西桑蚕发展十佳县”“桑蚕之乡”和“中国优质蚕丝生产基地”。忻城县总工会紧密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多次上门指导、组织专题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镇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并采取“工会搭台、部门牵头、企业助力、职工唱戏”等方式,近两年来先后举办银行业务技能、临床技能、制糖技能、茧丝绸加工技能等县级劳动竞赛10场,参赛职工4000余人,推动劳动竞赛不断扩展产业领域、企业覆盖面。
“工会+培训”模式是忻城县为广大职工办实事、解难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忻城县总工会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和劳动者就业需求,共计投入资金15万元用于“送培创工程”,举办相关劳动技能培训班4期,近200人次转岗待岗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等人员参加学习,其中164人获得初级、高级技能等级资格证书,成功促进就业60人;举办职工素质提升公益班,吸引该县400名职工报名参加。
有了“硬件”举措,软服务也要跟上。忻城县天天来工会驿站坐落在县城繁华地段,配备了各种便民设施,保障户外劳动者生活需求。该驿站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累计服务市民群众超过1000人次,成为县城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把暖心服务向基层延伸,今年年初,忻城县总工会举办了2025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仪式暨货车司机“送温暖”服务活动,2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正式成为工会会员。
近年来,忻城县总工会还持续聚焦职工所需所盼所想,多渠道、努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通过常态化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慰问活动,累计慰问职工(农民工)8037人次;当好职工群众的“知心人”,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和职工健康档案,定期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和患病职工,“金秋助学”活动为27名困难职工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为33户困难职工家庭发放在档困难职工生活救助金;积极开展“春送岗位”活动,在招聘现场设立政策咨询区,邀请相关专家为求职者提供职业规划、简历优化等指导服务,“春送岗位”活动累计为劳动者提供岗位800多个,达成求职意向500多人。(罗倩懿、蓝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