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叫做《曾克林出关》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我国军队进军驻扎沈阳时的历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曾克林是这个电影主人公原型,他曾经被刘少奇尊称是抢占东北先锋官的开国将军。
抗日战争后,他率领我军第一支抢占东北,其中他担任部队的首长,他带领部队绕开山海关,在九门口绕道,首先接手了沈阳,当然也是东北最大的城市。正是因为他的出关,使战略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原来的向北防御,向南发展变成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进而也对整个中国的解放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在陆海空三种军种中都曾担任过指挥员一职,是开国将军中少有的海陆空全能将军。土地革命时期,他就已经开始参加革命了,还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争,但是他在1955年授予军衔时,却只有少将军衔,这是为什么呢?
挺近东北,进驻沈阳
毛泽东主席曾经在1945年8月10日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大家开始对日寇的大反攻,动员中国一切抗日力量。该地军区党委成立了委员会和指挥所,组成了一支队伍,名字叫做八路军挺进东北先遣纵队。此时曾克林的职位是指挥员和党委书记。早在1929年,曾克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是1931年,在抗战时期,他曾担任参谋长、司令员等职位。
曾克林清楚的明白此次目标是进驻东北,不能因小失大,眼看不能完成进驻东北的任务,刚开始他以抚宁县为起点,目标是锦州、沈阳。此时有600多名日军在山海关驻扎,有1000多名伪军,即使日本此时已经宣布了投降,但是他们还是没有彻底放下武器停止进攻,他们听从蒋介石的指挥,坚持不向我们投降。
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换条路径,避开山海关,从九门口绕路,向沈阳方向出发。曾克林在8月底时,占领了柳江和石门寨煤矿,同时还把敌人的燃料基地通道也就是秦皇岛和山海关给截断了。此时,苏联红军小分队也向山海关方向过来。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决定和苏联红军合作,再给打回去,于是他迅速将自己的 想法报告给上级,获得批准后,他和唐凯一起去请求苏联红军和自己合作,一起攻打山海关。
与苏交涉,合作打仗
但是,没想到的是苏联红军拒绝了,因为他们的任务是去东北打仗,山海关不在区域范围内,曾克林说我们来这的任务是和你们合作打仗,将东北失地收复,同时获得管理东北的主动权,山海关是我们到达东北的必经之路,而且日本也没有真正彻底完全投降,不把他们打败,我们后期也没有办法合作,终于说服了苏联红军。最后,在四个小时的激烈搏斗下,我军顺利将山海关收复,为之后向东北进驻奠定了基础。接下来他快速接管了锦西、锦州等城市,顺利到达了沈阳市郊。
这时候有很多苏联红军驻扎在沈阳,因为没有人提前通知他们,所以在看到曾克林率领部队到来时,将他们来时坐的火车包围起来,不让下车,对曾克林的身份十分怀疑,于是曾克林去和沈阳城防的苏联军队交谈,交涉中表明自己的身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此次是抗日的,因此 按照上级要求来到东北,我们是来和你们合作一起打仗的,使得东北解放,秩序井然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当时苏联红军领导人却无论如何都不让他们进入沈阳,曾克林想着自己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日的八路军战士,完全有权利进入沈阳,获得沈阳的管辖权,因此继续和他们沟通交流,最后苏联红军退了一步,让他们在城外附近驻扎。
到达沈阳,功劳无限
此时八路军到达沈阳的消息也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遍了当地,很多老百姓都自发的来到街头,欢迎自己的"家人"众多百姓都在部队面前挡路,不让他们离开,这一举动感动了苏联红军领导,于是他决定可以让他们在当地故宫小河附近驻扎。
第二天苏联红军最高长官克拉夫琴科得到了他们到来的信息,和曾克林相约见面,提出了一个方案,让曾克林军队改名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成为地方性的部队,这样国民党就很难抓住把柄。曾克林考虑了很久,斟酌利弊,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自己担任了该军队的司令玲,接管了该地的防务。然后他趁热打铁,将沈阳、抚顺等地的军火库都接管下来,使我军的火力大大增强,为之后的作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在1945年9月15日,参加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上向上级领导汇报了当地情况。刘少奇听完后说曾克林是先锋官,值得表扬。因为东北是非常重要的作战地方,也是我们重要战略地区,在这里进可攻,退可守,我们只要在这里站住了脚,就可以完全控制住,就可以为之后的重庆谈判创造优势,而且还可以加速我们的革命进程,简直是一箭多雕
此次会议上,刘少奇还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决策,同时决定成立临时东北局,向该地抽调了十万主力部队和两万干部,它的成立为之后的挺进和后来与国民党争夺东北起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分析出他的军功十分大,资历也足够老,但是为什么在授予军衔时却只被授予了少将呢?这是由于我军的指挥家太出色了,而且数不胜数,和他们相比,曾克林在东北的表现便不值一提了,例如,他曾经作战时没能攻下敌人的阵地,后来换了其他人接手,打赢了,所以首长认为他的指挥能力还不是特别优秀,在之后的很多战争中,也没有使用他。
结语
但是他本人却没有对自己的军衔待遇表现出不满之意,他曾对别人说过,我本来就是一个不起眼的放牛娃,我现在的职务是党和人民授予的,不管干啥,最终统一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而且想想我那么多因为战争而壮烈牺牲的战友,我应该是比较幸运的。所以其他我别无所求。他就是一块砖,革命战争中需要他在哪里,他就跑哪里支援,他总是无私的奉献自己,因此海陆空三个军种都有他的痕迹,他是一位优秀的将军,一位传奇性的将军,一位值得我们感谢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