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将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地区,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华儿女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发动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就是“一二九”运动的参加者,他叫于笑虹。

于笑虹有哪些特殊的人生经历呢?

1914年,于笑虹出生在山东省即墨县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早年时期,于笑虹是一个追求进步的好青年,读高中时,于笑虹听到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非常气愤,跟随山东师生代表前往南京请愿,却因此被学校开除。

1935年,于笑虹转入国立北平大学学习,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虽然当时中国共产党长征还未结束,但我党却奉行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还建立起许多青年抗日救国团体,其中有一个叫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于笑虹在1936年加入了这个组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笑虹回到老家山东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进行政权建设,并建立了一支抗日武装,1938年于笑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编入八路军129师,担任八路军129师先遣纵队第一团团长。

随后,筑先抗日游击纵队和一二九师先遣纵队合编为新八旅,旅长是张维翰,副旅长是王近山,于笑虹则担任主力团第二十二团政委,在此期间,于笑虹转战于邯郸南北的平汉铁路沿线和临清、大名间的卫河两岸,多次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解放战争时期,于笑虹成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一员,担任第二纵队办事处主任、第二纵队第六旅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先是随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然后又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之后,于笑虹又跟随二野挺进大西南,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于笑虹被调入海军工作,担任第二海军学校校长兼政委,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当时毛主席提出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于笑虹牢记毛主席的话,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海军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

1961年,于笑虹晋升为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将军。

就在于笑虹被晋升为少将的这一年,他被调到国防部第七研究院担任副院长,随后又担任了院长的职务,在此期间,于笑虹为我国海军装备科研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制订我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导弹驱逐舰等重要装备的发展计划,为成功研究我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导弹驱逐舰等重点装备打下了坚实基础。

于笑虹表示:

“如我活着不能和大家一起乘我们自己建造的远洋舰驶向太平洋时,愿在死后有我国自行研制的远洋舰船,把我的骨灰带到太平洋,撒进波涛汹涌的大海。”

十年运动开始后,于笑虹却受到“四人帮”的迫害,王洪文和张春桥称“于笑虹是‘四·一二炮打张春桥’事件后台”,对其进行了长达五六年的审查和批判,即便如此,于笑虹仍然坚贞不屈地进行斗争。



1973年6月8日,于笑虹突发心脏病,在北京去世,终年59岁,1980年,于笑虹得到平反昭雪,被批准为烈士。

于笑虹将军的一生,从卫河岸边的抗日烽火,到东海之滨的深蓝梦想,他用生命诠释了"国家需要处,皆是故乡土"的军人担当,当辽宁舰划破南海晨雾,当"奋斗者"号探秘马里亚纳海沟,这位碧海铸剑者的精神航迹,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壮阔征程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