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层楼,实在爬不动。没电梯,下楼散步我都不敢。”面对高层业主加装电梯的呼声,低层业主却反对连连:“影响采光,噪声干扰,造成房子贬值……”老楼是否能装新梯?福州一个老旧小区的榕树下,一场因加装电梯引发的相邻权纠纷的诉前调解正在进行,业主们各抒己见。
“玻璃井道增加透光率,电梯井加装双层隔音棉。”参加面对面沟通的电梯设计单位代表当场提出方案。“给予低楼层多少补偿,鼓楼法院有一个判例……”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树荫摇曳中,反对的声音渐渐消融……
“融”社会治理,“和”万家灯火。近年来,福州法院将融入党委领导、融合综治中心、融贯调解平台的解纷路径与以情说和、以理讲和、以法促和的调解理念有机结合,打造实质解纷“快车道”。让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上”“下”一心,探索基层治理破题之钥的范例,正在福州不断呈现。
2024年,福州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0.91万件,诉前调解成功率68.66%,全市法院受理案件数同比下降12.13%。2025年第一季度,福州法院开展先行调解案件1379件,为抓实“公正与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下好“一盘棋”
“福清市万人成讼率最低,治理效果最好。”福州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大格局,主动向市委常委会、市委政法委报告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将诉非联动、万人成讼率纳入全市综治考评范围,起到“指挥棒”“风向标”的功能。
“希望府院双方深化良性互动,合力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进一步凝聚府院联动共治的强大合力。”在定期召开的府院联席会议上,福州法院在深化府院良性互动上探路先行,加强府院各层次协调联动,得到了“双向奔赴”的肯定。
福州市政府与福州中院召开2024年度府院联席会议
在联席会商协调机制作用下,府院秉持 “一盘棋” 理念,切实聚合同向发力、综合施治的“解纷链”,实招不断落细落实。
“租赁合同纠纷中房屋租赁,特别是城乡接合部的群租房,是引发纠纷的高发领域”,福州中院发布的《司法“数助治理”白皮书》,给基层治理的共性问题和隐性风险问题“画像”。
这份《白皮书》选取了与市域社会治理相关的特定类型案件,从诚信社会、平安社会、生活和谐等六大方面31项司法工作状况出发,进行案件类型、数量、地域分布、发展趋势等多维度指数分析研究。
会说话的司法数据,揭示潜在社会风险,检验社会治理效果,为政府治理决策提供了最真实、最全面的社会矛盾和纠纷蓝本,协助社会治理精准发力,得到福州市相关领导点赞。
强化数据对比分析 制发《数助治理》白皮书
在“深度问诊”的过程中,福州法院还深入思考类案成因,挖掘社会管理短板,及时向有关行政部门制发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强化综合治理,从源头上减少案件发生。
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司法建议落地见效
诸如,针对二手房交易隐形质量问题,福州中院通过司法建议的跟踪、反馈、落实、见效,催生惠民保险产品——为二手房质量提供兜底保障,为治理提出“靶向治疗药方”,进行了“打样”示范。司法建议尤其是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的效能链条已初步显现。
织密“一张网”
基层既是产生矛盾纠纷的“源头”,也是化解、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以创新精神、实干姿态融入“推进以县级为重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是福州法院对于这项“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基础性工程的积极作答。
福州法院蹄疾步稳,出台了《落实综治中心实战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拟定了《严格依法规范民事案件立案与调解工作若干意见》,融合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打造法院+综治中心,扎根乡土的“解忧拍档”。
目前,福州两级法院入驻县(市、区)级综治中心8家、乡镇(街道)级综治中心6家。择优选派法官、审判辅助人员、特邀调解员等42名工作人员以常驻、轮驻等方式入驻办公,为辖区群众提供材料流转、法律咨询、涉访转办、诉前调解、受理司法确认申请等服务,充分释放出矛盾化解效能。
闽清法院在县综治中心开展调解工作
以闽清法院“三分四色”工作法为代表的矛盾纠纷化解创新举措,已在县综治中心调解工作中“大显身手”。该工作法,无缝对接综治中心“四步十调”工作机制,疏通诉调对接堵点,成功将一批涉一百余名业主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化解在诉前,避免后续400余件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衍生。
积极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
与此同时,人民法庭也展现出新“枫”貌。福州法院坚持强基导向,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因地制宜把人民法庭建设成为推动纠纷源头预防、实质化解的“前沿阵地”。积极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培育出福清宏路法庭“枫行宏路”、闽侯上街法庭“崇法向上”、永泰嵩口法庭“枫泊嵩阳”等特色品牌。
打通“一站式”
福州法院聚焦发展热点、特色亮点、民生痛点,积极整合各领域调解资源,从“单兵作战”到“多方联动”,努力把各类纠纷化解在成讼之前,以法治“善为”促基层“善治”的生动实践,正蓬勃展开。
据统计,福州法院共与省消保中心、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40个部门建立诉调对接关系,聘请特邀调解组织252个,特邀调解员1129人,专职调解员28人。2024年,福州法院诉前委派案件15.9万件,同比增长 114.59% 。
成立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是福州法院对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的创新探索,实现金融纠纷“一栋楼办公、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金融案件办理周期缩短25%以上。2024年以来,中心累计从各渠道受理调解14256件,调解成功13031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1.41%。
数字化再造金融案件诉调应用场景
“‘法院+商会’为商事纠纷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实惠、灵活的解纷模式,是司法助企的生动实践。”全国人大代表侯艳梅对福州法院部署开展惠企安商行动,打造“亲清法企会商厅”特色载体,倡议组建“商和榕城”商会纠纷调解联盟,推动构建“商人纠纷商会解”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表示肯定。
商和榕城,商人纠纷商会解
创新举措不止于此,福州中院与自贸区管委会、福州仲裁委、福州市侨联等合作,创建涉自贸区民商事纠纷诉调仲执一体化机制、“法仲联侨”协同机制,设立中印尼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司法服务中心,3项自贸司法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
“茉莉姐姐”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暨家事辅导调解中心是共筑社会力量,办实事解民忧的生动写照。该中心由福州中院协同市妇联成立,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心理疏导、家事观察、调解以及涉未成年人教育帮扶等工作。项目获评福建省第四届新时代巾帼“十大最美项目”,福州中院在全国少年法庭成立40周年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
铺就“一片景”
福州法院始终注重将“情理法”共融理念,巧妙铺就到“融入党委领导、融合综治中心、融贯调解平台”的矛盾纠纷调解三维立体网中,以情说和、以理讲和、以法促和。
“聘任各行各业乡贤为特邀调解员参与普法处纠,释放无讼村居(社区)治理效能。”永泰法院嵩口法庭的介绍,是福州基层法院加强与当地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建设的衔接配合,发挥基层治理单位和乡贤调解员扎根基层、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和社情民意优势,春风化雨解心结的缩影。
“我以为交通事故都要到市区调解,没想到在镇上就直接帮我调成了。”日前,在发生交通事故后3天,老王就在福清市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多元调处中心龙田片区分中心拿到赔偿款……
各领域纠纷调处的前沿平台充分发挥作用
如今,“诉非联动中心+”“中心法庭+”“巡回审判+”三种范式在福州法院已推动建立。同时,搭建有旅游纠纷调解室、物业纠纷法律服务调解站等多个专业诉调对接平台,台胞权益保障法官云工作室、医患纠纷法律服务中心、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根治欠薪法官工作室等各领域纠纷调处的前沿平台,也充分发挥了“以理讲和”、明辨是非筑共识作用。
连江法院法官与少数民族调解员共同开展调解
不久前,连江法院官坂法庭与官坂镇司法所联动开展“背对背”调解,促成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从事故发生到成功调解,仅用时5天。协议签订后,法官引导双方对该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
诉前调解“走在前”,司法确认“来保障”,则是以法促和的实践样本。做到落实指导人民调解的法定职责,畅通“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对于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及时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等途径解决,努力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下一步
福州法院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前端、治未病”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运用 “三融三和”工作机制,加强信息互联互通、资源联调联动、平台共享共治,凝聚多方解纷合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温暖力量,书写基层治理的新篇章。
文:宣传处 邱何娟 立案庭 何宇婷
编辑:薛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