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正因特朗普的一系列动作动荡不安,过去一周,美军不断向中东地区运送军备物资,好像真的要与伊朗开战一样。



普京

而且在4月8日,俄罗斯副外长鲁坚科突然站出来表态,说美国可能对伊朗进行的打击,会对地区局势造成最严重后果,之后的发言更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仿佛已经选边站了



战争

然而,俄罗斯到底会站在哪一边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东局势动荡

俄罗斯外长表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当天凌晨,伊朗外交部证实将在12日与美国在阿曼举行高层谈判,但双方在谈判形式上的分歧已白热化,特朗普坚称是“直接对话”,伊朗则强调“间接谈判”。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分歧背后,是美伊对谈判本质的根本认知差异:美国试图通过军事威慑迫使伊朗全面让步,而伊朗则将谈判视为打破制裁封锁的突破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现在的波斯湾已成为全球军事热点,美军“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与“卡尔・文森”号航母正形成双航母对峙态势。



“杜鲁门”号航母

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基地部署的6架B-2隐身轰炸机随时可以携带GBU-57钻地弹对伊朗核设施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这种军事部署与特朗普的“轰炸”威胁形成呼应,构成了其“极限施压”策略的核心。



B-2轰炸机

特朗普试图复制2018年退出伊核协议后对伊经济绞杀的经验,却忽视了伊朗已经出现了变化,历经多年制裁,他们已建立绕过美元的能源交易体系,并通过加密货币结算部分贸易,削弱了美国金融制裁的威力。



美元

所以这次伊朗的反制同样强硬,哈梅内伊已宣布伊朗武装部队进入“高度战备状态”,并向周边国家发出警告:任何支持美军行动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敌对。



哈梅内伊

更值得关注的是,伊朗在3月与俄罗斯和中国在恰巴哈尔港举行的“安全纽带-2025”联合军演,演练内容包括反舰导弹齐射与无人机蜂群战术,直接针对美军航母战斗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美伊之间剑拔弩张的时候,俄罗斯的立场充满微妙,俄副外长鲁坚科明确表示,若美国对伊朗发动打击,俄方“没有义务提供军事援助”,但将“采取一切措施调解冲突”,这种表态既避免直接卷入战争,又为后续外交斡旋保留空间。



俄副外长鲁坚科

事实上,俄罗斯与伊朗的战略绑定远超外界想象,2025年1月签署的《俄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将两国关系提升至新高度,涵盖能源、军事、科技等47个领域合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重要的是,俄伊联合军演已形成年度化机制,2025年的演习中,俄方首次向伊朗海军开放“锆石”高超音速导弹技术,这种深度合作背后是地缘政治的现实考量,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需要伊朗支持,而伊朗的石油出口依赖俄罗斯的能源管道网络。



“锆石”高超音速导弹

除此之外,俄伊在对抗美国制裁方面形成利益共同体:俄罗斯通过“石油换商品”模式帮助伊朗规避美元结算体系,伊朗则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技术支持其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样的状况下,就算俄方表态不会军事介入,他们也不可能放任美国把伊朗打趴下,就连美国传统盟友欧洲也态度暧昧,英法德虽未公开支持伊朗,但已与中俄协调,主张通过外交谈判解决核问题,反对军事冒险。



欧盟

如果特朗普为他的“战争边缘游戏”而高兴,那他就高兴地太早了,伊朗的强硬反击暴露出美国单极霸权时代的终结。



特朗普

当军事威胁无法撼动一个拥有中俄支持的伊朗,当“美国优先”遭遇全球南方国家的集体疏离,华盛顿的决策者或许该重新审视:在一个多极化世界中,恐吓与制裁是否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伊朗来说,这场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能借助国际支持顶住压力,并通过谈判争取制裁缓解,德黑兰或将成为中东新秩序的重要塑造者,毕竟,历史的转折往往始于最危险的博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