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独家披露,五角大楼正秘密推进对伊朗的"双线战略"——既考虑重启核谈判,又在中东部署航母战斗群和B-2隐形轰炸机群。
印度洋战略要冲迭戈加西亚岛的最新卫星图像显示,美军在该基地集结了至少6架B-2"幽灵"隐形轰炸机,这个数字占现役21架机队的近三成。军事专家彼得·莱顿分析,每架B-2可携带14吨重的GBU-57巨型钻地弹,这种专为摧毁地下设施设计的武器系统,射程覆盖伊朗全境核设施。
B-2"幽灵"隐形轰炸机资料图
与空中威慑形成呼应的是,美海军"艾森豪威尔"号与"卡尔·文森"号双航母战斗群已会师波斯湾。五角大楼4月1日的声明证实,中东地区战机中队数量正成倍增长,空中打击力量达到2019年苏莱曼尼事件后的最高战备水平。
面对美军压境,伊朗国防部4月1日通过国家通讯社明确表态:任何侵犯领土主权的行为都将触发"即时毁灭性反击"。革命卫队指挥官哈吉扎德用"玻璃房子"比喻美军基地的脆弱性,暗示其遍布中东的32个军事据点均在伊朗导弹射程之内。
尽管局势剑拔弩张,伊朗高层连续三天释放关键信号。外长阿拉格齐重申遵守《核不扩散条约》,最高领袖顾问拉里贾尼3月31日阐明"被迫拥核"的底线思维——只有在美国采取"特别敌对行动"时,德黑兰才会改变现有核政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秦天解读,这系列表态的核心是消除国际社会对伊朗核意图的误判。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资料图
白宫近期动作暴露战略矛盾:特朗普既通过阿曼渠道传递谈判意愿,又在3月中旬授权向中东增派4500名士兵。伊朗总统莱西的回应同样呈现两面性——公开拒绝直接对话,却为第三方斡旋保留窗口。
卫星图像捕捉到耐人寻味的细节:迭戈加西亚基地在72小时内,B-2机群从4架增至6架,支援机队规模扩大50%。这种"边谈边打"的部署节奏,与2012年伊朗核设施遭"震网"病毒攻击前的战备模式高度相似。值得关注的是,B-2机群驻扎地距伊朗南部恰赫巴哈尔港仅3900公里,处于该型轰炸机不加油作战半径之内。
在军事对峙升级的背景下,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4月1日与伊朗外长达成访问共识。机构数据显示,伊朗当前铀库存已达4221公斤,其中387公斤丰度提升至60%,远超伊核协议规定的300公斤3.67%丰度限制。虽然核查人员2月份报告称未发现武器级铀痕迹,但浓缩铀存量足够制造3枚核装置。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资料图
美军当前部署存在多个异常:双航母战斗群通常用于大规模两栖作战,B-2机群擅长穿透防空网实施"斩首打击",而部署在卡塔尔的F-22中队更适合常规空战。这种混合编组既像实战准备,又似极限施压。
伊朗的反制筹码同样清晰: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咽喉要道,拥有中东最庞大的弹道导弹库,以及能在72小时内将铀丰度提升至武器级水平的工业能力。值得玩味的是,革命卫队4月2日突然在阿曼湾举行反舰演习,恰好位于美军航母群航线正南方。
当白宫考虑向德黑兰发出"最后通牒"的消息从国会山流传出来时,五角大楼的作战研究室正进行沙盘推演——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耗资700亿美元,而如今要摧毁伊朗2000个军事目标,成本可能超过1.5万亿美元。这场博弈已超出核协议范畴,演变为重塑中东权力格局的战略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