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仅用16天就成功调解四起涉企贷款纠纷案件,涉案金额共计50余万元。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团队深入研究案件材料,精准梳理争议焦点,考虑到直接判决可能对涉事双方企业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决定优先采用调解方式化解纠纷。承办法官团队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从法律和情理层面进行释法明理,并结合政策法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促使双方达成共识,成功签订调解协议。此次涉企纠纷案件的成功调解,是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定分止争”张家口品牌的生动实践,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今年年初,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立审执破工作实际,制定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该院将打造“定分止争”张家口品牌与营商环境建设深度融合,创新推出涉企纠纷全链条解纷机制,通过构建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工作全流程服务体系,全力护航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对于涉企案件,通过行业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联动,借助人民法院调解团队,融合保全、鉴定与调解,激励法官调解积极性,充分发挥建在工业园区、商会等处的“法官工作站”作用,促进企业纠纷高效化解,保障企业正常经营。严格涉企案件审限管控,清理长期未结案件,对涉企案件快速处理,从严把控审限变更,预警临期案件,重点督办长期未结案件和司法鉴定案件,规范小额诉讼和督促程序,让涉企简易纠纷快速终审,提高司法效率,降低企业维权成本,防止诉讼拖延对企业经营造成“隐性伤害”。

涉企案件中,立案前为企业建立合理诉讼预期,通过诉讼预期管理降低企业非理性诉讼。统一裁判尺度,避免“同案不同判”导致市场规则混乱,保障企业公平竞争环境。判决后,法官对证据采信、裁判理由等主动答疑。上诉和申请再审前,结合案例分析结果和成本,保障企业知情权,增强司法公信力,促进企业服判息诉。二审涉企案件坚持“能改判就不发回”,发挥纠错功能,实质化解纠纷。

构建“立审执一体化”执源治理联动机制,创建执前团队,坚持“谁结案、谁督促”,承办法官结案后督促企业自动履行,发放《自动履行告知书》。建立“信用加油直通站”企业信用修复快速通道,长期开展对市场主体失信原因评估、信息共享、分类施策、司法咨询等工作,让司法服务更及时、更精准,帮助更多失信企业重塑信用、重返市场。建立涉企案件办理进度实时跟踪机制,定期抽查案件卷宗,重点关注立案、审理、执行各环节是否存在拖延情况,督促承办法官在法定审限内尽快结案。严格落实评查结果,与绩效考核、晋职晋级挂钩,对问题案件严肃处理,提升涉企案件审判质量,维护司法公正和企业合法权益。

做实涉企信访初访接待,解决“骨头案”,完善有信必复、接访即办机制,明确“诉”“访”标准,规范办理流程,严格区分诉讼程序与信访程序,防止通过信访渠道干预司法裁判,依法处理违法信访,高效化解涉企信访矛盾,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对涉企复杂、长期未决或新生态纠纷如涉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案件,由法院领导和员额法官“包联”指导,遵循不干涉审理原则,实质性解决纠纷。市法院业务骨干分案由指导,统一涉企案件裁判标准,助力企业纠纷终局性解决 。

- END -

来源|河北法治报

编辑|龚泽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