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法院资讯、立案查案小程序

敬请关注!


【开栏语】

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工作的知晓率、满意度,引导人民群众遇到问题、有矛盾纠纷就到综治中心“找个说法”,即日起,泉州中院微信公众号推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专栏,聚焦泉州两级法院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的有关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德化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主责主业,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德化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推进全省首个民事审判中心建设,深度联动县综治中心,建立诉调对接高效机制。

2022至2024年间分别将案件分流至综治中心66件、739件、1062件,调解成功62件、474件、374件,总调解成功率达49%,助力德化获评福建省第五轮第一批“平安县”


聚焦群众需求 增进民生福祉

2021年9月,德化法院以“整合资源、协同治理、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与县综治中心同幢大楼的区位优势,设立民事审判中心。围绕“诉讼服务-诉调对接-诉中审理-诉后延伸”的建设思路,把“先调解、后诉讼”作为重要举措来抓,大量纠纷止于诉前。


图丨民事审判中心诉讼服务大厅


图丨民事审判中心调解长廊

“本来以为打官司、走流程要很长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真的很方便!”近日,当事人李某的纠纷得到妥善化解后感慨道。

原来,李某与王某系多年好友,王某因家中突发状况向李某借款应急,但未能按时还款,昔日好友因此产生纠纷。李某无奈之下打算起诉。收到案件后,民事审判中心第一时间联系综治中心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及调解员从多个角度为当事人分析利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步解开双方心结,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分期偿还借款的调解协议。


图丨民事审判中心开展纠纷调解

聚焦普惠均等 促进共同富裕

作为山区县,德化县下辖18个乡镇、223个行政村(社区),如何让偏远乡村群众也能享受到普惠均等的诉讼服务?


图丨深入乡镇现场调查

着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人民法庭,与18个综治分中心相互借力,每周开展“周二有约”法律服务活动,将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等“共享”到千家万户,畅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图丨2022、2023年度“无讼村居”授牌活动

同时,自2022年来,每年开展“无讼村居”创建活动,指导村调解委员会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2022-2024年每年分别成功调解62件、211件、93件纠纷,将矛盾化解在当地、解决在诉前;选取林业纠纷、相邻纠纷等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切实达到“审理一案,影响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图丨“周二有约”法律服务活动

为提升公众法治素养,民事审判中心分别设置家庭教育指导区红领巾法治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法院开放日等活动。

组建“法润瓷都”宣讲团深入全县开展普法讲座等活动55场,设立大洋、霞田社区法官工作室,持续开展“一小区一法官”全覆盖行动,累计开展各类法治宣传200余场次。


图丨学生到红领巾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活动

聚焦多方联动 服务产业发展

“我们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与仲裁、司法等部门紧密衔接,形成‘立案+调解+裁决+执行’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谈到如何融入综治中心工作,德化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4年5月,上海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到县综治中心投诉,称德化某陶瓷厂侵犯其注册的“翅盅连炉”等外观专利。受理投诉后,综治中心当即组织入驻法官、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和调解员等赶赴涉侵权企业,了解来龙去脉。


图丨为陶瓷企业现场普法

为提升解纷实效,德化县综治中心邀请县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负责人、金牌调解员、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等联合县陶瓷同业公会、县电商协会开展“专家研判+多元化解”工作。

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协商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和解协议,侵权企业在共同监督下,现场销毁了所有涉及侵权的陶瓷产品组件。至此,该侵权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图丨联合政协委员现场调解纠纷

在德化,这样的“集团作战”已成常态。立足县情实际,德化县积极推进法律咨询专家进驻综治中心工作,先后在县级、重点乡镇及片区综治中心建立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8个,其中县法院8名法官入驻,联合出具法律意见书7份,助力解决一批时间长、难度大的“骨头案”。


图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了解诉求

下一步,德化法院将持续深化民事审判中心建设,加强与综治中心协作,多元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为加快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瓷都,努力建设共同富裕山区范例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来源:德化法院


分享、点赞与在看

让生活更好看,戳戳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