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程安 “南粤家政”托起“一老一小”幸福生活。广东自2019年启动“南粤家政”工程以来,养老服务作为四大重点领域之一,已形成覆盖人才培养、职业发展、服务规范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在广东做养老护理员,有哪些好前景?从政策保障、教育支撑、标准引领三个维度,解析广东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发展机遇。
政策保障:多级联动构建养老新蓝海
多年来,广东从筑基、谋篇、提质、突破等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持续优化养老护理员发展环境。2019年,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出台27条“硬措施”,加快养老服务发展 。
2021年,广东省养老服务部门间联席会议印发《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锚定“十四五”时期广东养老服务发展目标,远景展望至2035年发展蓝图,提出开启广东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引广东养老服务发展的纲领。
2023年,广东省第三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总决赛在梅州举行。
2023年,《广东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养老领域实施方案(2023—2027年)》出台,提出五年发展目标:到2027年,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65%以上,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12万户,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以上。
2024年,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明确争取到2025年,养老护理员上岗前培训实现全覆盖;到2027年,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参训人员培训结业持证率达到90%及以上。
教育支撑:产教融合培育专业人才梯队
走进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健康和社会照护实训室,一幕幕生动的实训场景映入眼帘。大二的学生们身着护理服,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实训中。他们有的扮演老人,有的则轮流为“老人”进行排痰、喂饭、翻身等日常照护操作,同时还不忘完成一些基础的身体检查。
在岭南现代技师学院打造的广州智慧康养(适老)装备展示体验中心,这里聚焦中国养老健康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汇聚黄埔区适老装备企业以及全球前沿的养老健康行业的产品,帮助学生打通进入健康养老产业的就业渠道。
在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上,广东已构建起一套从中职到本科的全方位、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养老护理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目前,全省范围内共有198所各类院校开设了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在校生总数超过16万人,形成了庞大的人才储备库。
2022年8月31日,广东省第二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总决赛在江门举行,养老护理员比赛现场。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其中,70所技校开设了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服务与管理、健康服务与社会照护等专业,在校生约1.8万人,他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扎实的养老护理技能。18所普通本科高校则开设了护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养老护理相关专业点26个,在校生超1.2万人,他们将在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下,深入探索养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
此外,52所高职院校也开设了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护理、中医养生保健等养老护理相关专业,在校生达到7.34万人。这些院校注重产教融合,与养老机构、社区等紧密合作,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而58所中职学校则开设了养老护理相关专业,在校生6.23万人,他们为养老护理行业培养了大量基层实用型人才。
标准引领:科学体系护航职业发展
广东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广东成立省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持续推进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
2022年,广东省民政厅会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养老服务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2022—2026)》,形成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为补充的多级标准联动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通过构建“基础通用标准+服务提供标准+支撑保障标准”三维体系,目前广东已编制发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规范》等9项省地方标准。此外,《老年人居家探访服务规范》《老年人居家照料服务规范》等13项省地方标准已立项正在编制工作中。
标准化建设带来的不仅是服务质量提升,更是职业晋升通道的拓宽。根据《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养老护理员可沿“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阶梯式发展,符合条件的高级技师可享受与工程师同等待遇。在广东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既是投身朝阳产业的职业选择,更是参与民生工程的价值实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掌握专业技能、持有权威认证的护理人才,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