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光明网,广东省林业局,南国早报,Birds of the World,thainationalparks。

买三只死鸟罚22.5万

2024年年底,肇庆市怀集县林业局收到线报,说是怀集县桥头镇岑元村委会陈林村似乎有人在交易野生动物,而且好像是国家级的保护动物!林业局马上联合警方进行调查,村子也不大,涉案人员马上就被锁定,正是该村的村民黎某。

林业局到黎某家里了解情况,黎某看到有关部门的人来找自己,马上的反应过来事情暴露了。林业局从其冰柜中找到了3只体型类似鸡的鸟类,均已被宰杀完毕,毛拔光了,开膛破肚取出了内脏。但即使是这样的尸体,依然可以看出并非普通的鸡,于是林业局3只鸟类的尸体送往广东省动物学会进行专业鉴定。



鉴定结果显示,这三只动物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白鹇是不允许人工养殖的,毫无疑问,黎某被指控非法购买并宰杀了野生动物。而且他家里还有很多违规的猎具。当然,给他提供白鹇的卖家自然也得抓走,那个卖家问题更大,不过暂时没有看到判决的报道,可能还在审理之中。



而黎某现在就被抓住了,虽然可能不会关他,但是因为黎某的行为已严重违反了《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根据规定,林业局决定对黎某作出行政处罚:首先要没收他非法买来的三只白鹇的尸体,还要罚款!罚他缴纳涉案动物价值15倍的罚款。三只白鹇的价值高达15000元,因此要罚黎某225000元。

所以说莫伸手,伸手必被抓,没必要迷信“野味”,味道和营养不一定比养殖物种高到哪里,还可能面临法律的严惩。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



每次类似的案件涉及到罚款,总会有人质疑:这些明明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相关部门是如何给其定价的?

今天咱们就稍微聊聊。

保护动物为何能定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保护动物级别(如国家一级、二级或CITES附录物种)对应不同价值标准。并授权林业草原局等机构制定具体标准。



如何定价呢?

保护动物的基准价值是由科研机构评估物种的生态功能、濒危程度、繁育成本等因素所制定的;还会参考《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信息;部分动物定价会结合黑市交易价格调整,例如象牙制品定价需反映其非法利润空间,避免罚款金额低于犯罪收益。然后归纳成《陆生野生动物基准价值标准目录》,作为基准。例如穿山甲基准价值为每只8万元,猎隼为每只10万元。



如果不设定价值,那到时候法律的实行就会很混乱。为了适应各地区不同的情况,法律还给各地方部门政府一定的权限,可以自行确定确定和进行一定的修改。

那为啥罚款总是高于官方定的价值呢?那是因为法律要求罚款需体现“损害担责”原则,意思就是说违法成本需高于非法获利,不然如何形成威慑?那些不法分子都是投机取巧,贼心不死的人,一口气罚怕了,下次还会保有侥幸心理。



罚款金额一般为动物价值的2~10倍,具体数额还会根据违法行为的具体严重性进行调整。

白鹇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是鸡形目雉科鹇属的鸟类,民间经常俗称为银鸡、梵鸡,甚至就是很直白的野鸡。它们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和南部山区的森林中,以及中南半岛的不少的国家。而无论在哪个国家,它们都是比较濒危的物种,主要威胁就是老生常谈的栖息地破坏和非法捕猎。



白鹇的雄性和雌性外形差异很大,不少人甚至会将雌性当成是白鹇的幼鸟,因为雌性白鹇看起来羽毛都是橄榄褐色的,头部是黑褐色的,身上也有一些斑纹,但都不明显,看起来就像是还没长大,尤其是雌性体型也小于雄性。雄性的体长可到120~125厘米,很夸张吧?不过是包含了约75厘米长的尾羽;雌性的体长仅有70厘米,还包括了30厘米的尾羽。



而雄性的外形就很华丽了,其背部与翅膀羽毛是白色的,配合着很多V字形黑纹;头青黑色有羽冠;尾长,中央尾羽白色,外侧尾羽白色具黑色斜纹。脸部裸皮红色,喙绿褐色,脚胫紫红色。



白鹇多在平地至海拔2000米以下区域活动,常现身于林地、竹林繁茂之处以及灌木丛中,具备社群生活习性。

冬季迁徙之际,它们常集结成群,规模从数十只到近百只不等。群体构成上,有一只身强力壮的雄鸟作为“领头”,另有若干体格稍逊的雄鸟,以及成年雌鸟与幼鸟。群体内部等级森严,秩序井然。



其活动模式多表现为一夫多妻制或小群体行动,它们奔跑迅速,且极为机警,人类难以靠近。鸣叫声响亮,却略显单调且尖锐。

它们会飞,但是飞行能力欠佳,多在地面上集群活动,夜晚则栖息于树枝之上。

白鹇在我国古代拥有很高的地位,自古以来就是名贵的观赏鸟。《禽经》中记载“似山鸡而色白,行止闲暇”,因此宋代李昉所畜养的五种珍禽中,白鹇即被称为“闲客”。唐代李白曾作诗“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清朝五品官服上的图案就是白鹇。



白鹇还被评选为中国广东省的省鸟,亦是我国少数民族哈尼族的文化图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