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果军是隋炀帝于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不惜血本,在民间招募健儿打造的一支隶属于他本人的禁卫军。
其全称是骁果卫御林军,之所以取名骁果是取骁勇果毅之意,这支军队的性质在隋军中非常特殊。
隋朝延续北周的府兵制也就是义务兵役制,府兵制下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所以当兵是尽义务没有军饷的。而骁果军却是募民组成,所以它是杨广以皇帝的个人名义招募的一支私人卫队,这支卫队的成员都拿着丰厚的军饷,其实就是后世我们常说的雇佣军。
杨广之所以会组建这么一支私人卫队,很可能是因为以府兵组成的隋军,在征伐高句丽中的表现令他很不满意。于是杨坚不惜花费重金,在关中招募壮士,组建了骁果军这么一支手持长枪、身负弓箭、骑乘良驹的新式军队,以它作为样板想要全面改革军制。
骁果军的建成,是中国古代兵制从古典义务兵役制向募兵制转变的一个重要事件。
然而杨广重金打造的这支军队,却成为了他的掘墓人。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杨广无视天下四起的起义东巡江都(今扬州)。由于这次东巡是为第四次征伐高句丽做准备,所以随杨广东巡的隋军大多都是从关中调来的军队,总数高达10余万之众,其中就包括由司马德戡率领的1万余骁果军。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四月,瓦岗军在李密的率领兵逼洛阳,并且切断了江都与洛阳的联系。杨广惧怕瓦岗军的军势,连续拒绝了朝臣和将领们回援东都的请求,以关中人为主的骁果军眼见无法归家军心浮动。
骁果军作为禁军中的核心,骁果军如果不稳则江都隋军都会不稳。
所以为了安抚军心,杨广强征江都当地寡妇和未嫁女子婚配给骁果军,但是这并没能解决骁果军思乡的问题,骁果军军人依旧多有逃亡。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五日,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同年十一月九日,李渊的叛军攻入长安控制了关中地区。
眼见自己的家乡被叛军占据,骁果军内部思归之心更炽,在扬州的军士臣工对杨广的不满也越来越高涨。此时是人都明白杨广已经人心尽失,隋朝行将就木,所以尽管领着高工资享受着高福利,骁果军内部大量将士依旧准备逃亡。
在这种情势下,连统领骁果军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也没心思继续为杨广卖命了,于是他暗中联系了一些想要逃离江都的骁果军将士,计划在江都抢掠一番后西逃。
将作少监宇文智及获知这一消息后,非但没有向杨广通报反而是找上了司马德戡。宇文智及鼓动司马德戡要做就做一票大的,拥戴自己主管禁军的哥哥、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帝建立新朝,然后全军西归回到关中,其后再东出争天下。
司马德戡琢磨后觉得这事可行,于是他和宇文智及一起去找宇文化及商议。
胆小怕事的宇文化及开始还不想答应,但是眼见这事不答应自己就有血光之灾,加上隋朝大厦将倾他也需要找一条出路,最终权衡再三后,宇文化及答应当反叛的头领。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十日夜,司马德戡引骁果军杀入江都行宫擒拿了杨广。宇文化及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下令直接将杨广缢死。
弑杀了杨广后,宇文化及下令尽诛在江都的隋朝宗室、外戚,仅留下了杨坚的第三子杨俊的儿子秦王杨浩立为新帝充当傀儡。
宇文化及掌握了江都地区的隋军后,虽然他自己并不想西归,但是眼见自己再不动就会成杨广第二,因此只能下令全军西归。
宇文化及在率众西归路上,司马德戡等由于怨恨他没有守诺,没按弑君前说好的给自己大权因此谋划刺杀他。但是宇文化及获得了消息,先下手为强将司马德戡等抓捕处决了。
宇文化及率领军队到达洛阳东面的滑台(今滑县)时由于粮尽,便攻打瓦岗军控制的黎阳仓。由此宇文化及主动与瓦岗军开战,瓦岗军领袖李密盛怒之下决心消灭这一支强悍的隋军,于是他便与洛阳的宿敌王世充讲和,集中全力攻打宇文化及。
李密知道宇文化及是一个纨绔子弟很好骗,因此他派出使者假意表示愿意给宇文化及大军提供西归的粮食。宇文化及果然中计,为了笼络麾下的将士,他放任部下在没有得到李密粮食前便大吃大喝,很快便将仅有的军粮迅速消耗光了。
不过宇文化及在军粮将要耗尽前获知了李密的计谋(很可能是王世充告知的),发觉自己上当的宇文化及不得不放手一搏,下令全军进攻瓦岗军。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七月,以骁果军为前锋的宇文化及大军与瓦岗军大战于童山。
双方血战整整一日,骁果军期间表现出了非凡的战力,此仗中闻名天下的瓦岗军差点被骁果军击溃。连瓦岗军首领李密都在战斗中中流矢落马,不是秦叔宝拼死救助,李密就成了骁果军的俘虏。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大规模的募兵制军队的骁果军,它在童山展露出了非凡的战力。
可辉煌即结束。
童山之战后没多久,雇佣军缺乏忠诚的毛病便在骁果军身上显现,骁果军突然就自行崩溃了,它的将领多投奔了瓦岗。骁果军的崩溃直接导致了宇文化及大军的溃散,当宇文化及败逃到魏郡(今安阳)时身边只剩下了2万余众,骁果军更是跑了一个干净。
骁果军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国家招募的雇佣军,其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证明了募兵制的可行性。然而骁果军弑杀了招募它的雇主隋炀帝杨广,这让雇佣军缺乏忠诚度的毛病展露无遗。所以后世王朝对于建立募兵制难免犹豫,这让中国古代的军制继续维持了义务兵役制(古典军国主义)。
其后宋代建立募兵制为主的军制,结果也是备受后人诟病,因此元明清三代都继续维持了义务兵役。明代后期虽然进行了募兵制的试验,但是效果总体而言一般般。
而似乎是宿命一般,清朝在其统治末期仿照西方列强实行大规模军制改革——以募兵建立起了新军。可是这个被清王朝寄予厚望,希望其成为自己维持统治柱石的新军,却成了新的骁果军,在辛亥革命中做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