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 赵构 评价米芾非常准确,他说:“米芾得能书之名,似无负于海内。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惟于行、草诚入能品。以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然喜效其法者,不过得外貌,高视阔步,气韵轩昂,殊不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逸也。”

历朝历代,学米芾者如过江之鲫,且精彩纷呈、各尽其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10人临米芾,看看谁写得最爽、最妙?

01、吴琚

吴琚是学米芾第一人,不仅是时间最早(两人生年相隔不到100年),且最为相似。下面是吴琚拟米芾《行书五段卷》28.7cm×63.8cm 上海博物馆藏(刘靖基捐赠),致敬米芾《伯修帖》。


释文:(一)票骑将军,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馀有里,合短兵,鏖皋兰下。(二)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三)孙兴公作庾公诔,袁羊曰:“见此张缓。”于时以为名赏。

02、董其昌临《天马赋

董其昌(1555年-1636年 ) 临米芾《天马赋卷 》 立轴、设色纸本。写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41.9cm×1831.2cm,上海博物馆藏。




03、王铎

王铎(1592年-1652年),被日本人誉为500年里最伟大的书法家,广受赞誉。下面,是王铎临米芾《 赞谢安书》,规格: 236.6cmX52.2cm,安徽省博物馆藏。


04、沈荃

沈荃(1624年-1684年),临米芾行书立轴《芭蕉蜗牛》, 中国嘉德 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秋季拍卖会。


05、王澍

王澍(1668年-1643年)临米芾帖(遗失),160cm×76.5cm,西泠印社2017年春季拍卖会。


06、张照

张照(1691年-1745年), 临米芾秋夜诗帖卷, 1738年作,规格:45.5cm×693.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07、钱沣

钱沣(1740年-1795年 ),清代著名书法家,这是他临米芾 《岁丰帖轴 》, 云南省博物馆藏。


08、翁同龢

翁同龢(1830年-1904年), 临米芾淡墨秋山帖,横幅。 规格154cmx49cm,西泠印社2015年秋季拍卖会。


09、沈曾植

沈曾植(1850年-1922年), 临米芾《苕溪诗》帖轴, 规格:130.5cm×32cm。西泠印社2019年秋季拍卖会。


10、谭延闿

谭延闿(1880年-1930年 ), 行书临米芾诗四条屏, 规格165cm×36cm×4,常州博物馆藏(1991年上海陈松茂先生捐)。


上面10位高手临米芾,谁写的最精彩?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