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湘潭生态环境三十六变”系列报道⑤
“湘中明珠”的生态涅槃
——“美丽河湖”水府庙水库十年治污记
全媒体记者 廖艳霞 通讯员 陈威军 文逍宇
当三月的风掠过50.5平方公里水面,水府庙水库漫起的晨雾中,17只野生鸳鸯正掠过明镜般的湖面。这是不久前,湖南省林科院科研人员在这里首次发现鸳鸯较大规模野生种群的场景。
水府庙水库已成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记者 李溪 摄)
这颗曾因网箱养殖陷入污染危机的“湘中明珠”,历经十年生态攻坚,以Ⅱ类水质的澄澈,重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命题。
水府庙水库建设于1958年,曾是湘中大地的“母亲湖”。上世纪80年代,网箱和拦库养殖给水库水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曾经可直接饮用的一湖清水恶化至Ⅳ类标准,让“湘中明珠”蒙了尘、抹了黑。
“网箱竹筒内的水很臭,从上游飘来的垃圾也挂在网箱上,夏天臭味飘十里。”水府旅游区资源保护部副部长兼河长制办公室主任贺广,回忆当时执法时的场景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2年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水府庙水库。湘潭市、湘乡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雷霆出击的行动,全面开展水府庙水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了36个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2017年,水府庙水库4.3万余口网箱和369个拦库全面取缔,库岸线500米以内的81处禽畜养殖污染源全部关闭,库区10个采砂场永久停采并复耕复绿废置砂场,一批沿库工业污染企业关停搬离……水府庙水库为全省首个完成全面清退的水库。
为全面落实库区生态环境动态管理机制,从2018年开始,水府旅游区联合棋梓镇、毛田镇全面启动了水府庙水库钓鱼平台和“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至2019年共退出840多处钓鱼平台,拆除面积4.8万平方米,整治非法围库填库234处,恢复滩涂7780亩。
不枉一湖好水,不负如黛青山。“经过生态综合治理,水府庙水库水质从IV到Ⅲ类,再到常年稳定Ⅱ类,每一滴清澈的湖水,都是对绿色发展最生动的注解。”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湘乡分局局长彭军介绍,这里还先后发现了娃娃鱼、桃花水母等珍稀水生物,以及黑鹳和东方白鹳、鸳鸯群等珍稀鸟类。
水府庙的生态账本也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如今,这里湖光山色、环境幽雅、空气清新、设施完善、服务优良,已成为人们户外拓展、商务会议、康体养生、亲朋聚会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来这里游山玩水的游客们,春可赏千亩紫云英花海,夏可体验星空露营节,秋能采摘柑橘,冬有雾凇奇观,一年四季皆有风趣。
这片水域证明:生态治理不是减法,而是以科学为笔,在绿水青山间书写的可持续发展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