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走进富春街道拔山村
了解“新农人”李文婷的故事
返乡创业
茶山上“长”出新希望
从拔山开茶季开始,为了采摘赶制第一茬拔山春茶,李文婷和丈夫华宇航忙得“连轴转”,“每天满脑子除了茶,什么都记不住”。
△拔山茶园
李文婷是拔山村媳妇,丈夫华宇航家经营着约20亩茶园。和大多数“90后”一样,他们毕业后就在城里打拼,有房子,有稳定工作,茶生意一直由家里老人打理,偶尔会帮家里卖卖茶叶。
2020年,夫妻二人决定搬回拔山,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逐渐接触茶叶销售。李文婷说:“之前我做教培,老公从事食品行业。他从小在村里住习惯了,总觉得城里不够清净,想搬回村里住。”
△李文婷和华宇航
2022年下半年,李文婷她和丈夫一同辞职返乡,在拔山村创立了杭州觅茶茶叶有限公司,开启了“新农人”的新生活。“我们不是完全没有准备就回来创业的,回来之前,我们拿到了茶艺师和评茶师证书。”她说,真正接触这一行才发现,不全身心投入,是学不到技术的。
谈及创业的过程,李文婷的语气虽然轻描淡写,但讲述的一个个故事无不透露着艰辛。比如,为了学习更多茶相关知识,他们拜访各地的制茶名师,连续30个小时不睡觉只为制茶;第一次面对镜头,给顾客介绍拔山茶叶……一点点积累,掌握茶相关知识和业态发展趋势。
在李文婷看来,创业是艰苦的,但回头看看,也都挺过来了,“就和喝茶很像,虽然入口可能有点苦,但细品是有回甘的”。
△李文婷泡茶
“茶叶是值得做一辈子的行业。”经过两年多时光的磨砺,李文婷对这句话深表认同。眼下是制茶的黄金时期,华宇航在外跟着制茶大师,学习龙井手工炒制创新技艺。“我主要学习理论知识,有空的话也会一起学习,可以说一年当中,我们有半年时间是扎在炒茶锅里的,希望在工艺技艺上守正创新,做有差异化的茶品。”李文婷说。
△华宇航炒茶
“拔山递一杯”
透着谦卑与傲骨
两年时间,李文婷夫妇结合创新技艺炒制拔山春茶,推出了“拔山递一杯”“泉塘”“青心”等春茶品牌。
李文婷介绍,这三个品牌针对不同消费领域的顾客,“拔山递一杯”主打的是手工炒制的龙井茶,“泉塘”是机器炒制的明前茶,“青心”主要走网销,比如袋泡茶。
△李文婷夫妇的春茶品牌
“拔山递一杯”是李文婷夫妇的主打产品。“这个品牌名比较有意思,谐音‘第一杯’展现的是我们对自己产品的自信和打响拔山茶叶名声的决心,一个‘递’字想表达我们谦虚的态度,始终在学习中不断前行。”她说。
李文婷认为,做茶的人应该像茶叶一样纯粹,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我敢说,只要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和客人坐下来好好聊,我就有99%的信心可以签下这笔生意。”
△李文婷亮相拔山开茶季活动
直播带货成为“新农人”的“新农活”。作为“90后”,李文婷不满足于线下销售,她积极拓展抖音、微信等线上销售渠道,通过开直播、拍视频等,力争让拔山品牌加速“出圈”。
在李文婷家的二楼,有一间专门用于直播的房间,补光灯、手机支架等设备一应俱全。一张茶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茶产品。“去年有一个山东的客户,就是通过线上了解后来到拔山的,后来他订购了100多斤茶叶。”
△李文婷直播带货
拔山村是浙江省著名茶村,有着杭州地区面积最大的万亩连片山地茶园。拔山对于李文婷夫妇来说,不仅是家乡,更是他们创业的“热土”。
李文婷说:“在拔山创业很安心,这里有这么好的茶叶原材料以及创业环境,今年,我们会加强线上宣传,深入钻研茶叶品质与功效的关系,做真正的健康养生品质茶,把拔山的茶叶和我们的品牌打出去。”
△今年3月,拔山村“喊山祈茶”
栏目简介: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近年来,富阳积极践行这一理念,“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共富之路,在富春大地越走越宽。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特别是年轻人选择回归乡野就业创业,用新的理念、知识、技能当上了“新农人”。他们既用“心”,又用“新”,带动乡村产业“兴”,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推动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对此,富阳区融媒体中心(文化传媒集团)特别推出《富春山居·新农人 兴农计》栏目,展示全区24个乡镇(街道)“新农人”的兴农计故事。
来源:富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