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的地图上,位于曲靖市的马龙区是一个小县城,但是在中国竞走界,马龙区“大有来头”,可谓人尽皆知,被誉为“竞走之乡”。
马龙区在竞走领域培养出了大批优秀运动员,他们在国内外赛事中屡获佳绩。马龙籍运动员黎则文、赵成良、张俊等,在国际、全国相关赛事中荣获竞走冠军,为马龙区赢得了广泛赞誉。其中,张俊在巴黎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获得第10名,再次擦亮了马龙区“竞走之乡”的名片。
为不断提升“竞走之乡”美誉度,巩固和拓展竞走运动的优势,马龙区持续改善训练条件、提升训练水平、完善团队配置、抓实后勤保障、强化队伍管理,为少儿体育训练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年平均气温14.4℃、平均海拔2000米等有利于开展田径运动的自然环境优势,巩固拓展被评为全国田径优秀后备人才基地、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优势,全面升级改造高原体育训练中心基地,建设标准化田径场,持续打造国际高原竞走及中长跑训练基地,并积极主动承接体育竞技驻训队伍,有效激发了体育竞技活力。
此外,马龙区一贯注重体育后备人才队伍梯队建设,通过体育和竞走学校等平台,精挑细选体育特长生进行专业竞走训练。各完小选派体育功底过硬的体育教师带队训练,每年5月组织开展全区少儿田径拓展赛,各中心学校挑选优秀的体育特长生同台竞技,区体育和竞走学校专业教练全面观察和发掘各位选手的体能和体育天赋,进行层层选拔,专业化培养。
不仅于此,马龙区还着力在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上用力,采用独具特色的体教融合方式,即“两集中+合作办学”方式,学生在体校训练、生活,文化课教学则与区中小学合作办学。同时,实行“双班主任”制,制定一系列措施督促运动员进行文化学习,将教练员所带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成绩与教练员绩效考核挂钩,安排值周教师,负责接送运动员到马龙一中开展文化课学习,并安排教练员到班上担任班主任,配合文化课教师管理运动员,从而不断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
多年来,马龙区先后向省、市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体育后备人才,涵盖竞走、中长跑等多个体育项目,为国家和云南省的体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马龙“竞走之乡”的美誉度不断提升。
▍内容来源:马龙区融媒体中心
▍综合编辑:马龙生活网(转载请注明)
注: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删除处理。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