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细胞中,肠癌细胞转移路径多为“康庄大道”,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肝脏、肺部、骨骼和淋巴结等。当肠癌发生肝转移时,患者能否躲过“生死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诊疗(MDT)团队给出答案:结直肠癌肝转移精准治疗后,虽“道阻且长”,但依旧可获得“勃勃生机”


面对晚期肿瘤与复杂转移,如何尽可能达到肿瘤根治,帮助患者延长生命,甚至回归正常生活?51岁的某女士来到中山医院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诊疗团队求诊。该团队由结直肠外科许剑民教授领衔,包括结直肠外科、肝胆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放疗科、消化科等多个科室,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量身定制”精准治疗方案。

许剑民教授介绍:“该患者原发结直肠肝曲癌,合并肝多发转移灶约有9处,部分病灶紧邻重要血管,初始不可切除。我们通过多学科讨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将肿瘤缩小为可切除后,再进行手术切除,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面对病情复杂肿瘤负荷大耐药挑战“三大难关”,在MDT团队协作下,一套“攻坚”治疗方案终于“破局”

患者接受系统的转化治疗后,团队评估肿瘤明显退缩肝病灶也处于可切除状态

接着,许剑民教授联合肝胆肿瘤外科专家团队,为患者分阶段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及特殊肝段切除。术中,在超声精准定位下,分布于肝左右叶的多枚转移灶被逐一清除。之后,团队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术后治疗随访计划

术后1年,患者复查发现肝转移灶复发,MDT团队再次为其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在排除手术禁忌后为患者实施“肝右前叶切除+胆囊切除术”

在经历2次重大手术且完成巩固治疗后,该患者至今仍处于无疾病状态,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这是一场步步为营的多学科攻坚战,也是一场永不放弃、医患共同奔赴的生命接力。”许剑民教授称。

这一案例彰显中山医院结直肠多学科协作个体化精准治疗的价值,也为类似患者提供宝贵经验。中山医院结直肠MDT团队经过多年探索,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提出针对不同基因状态的转化治疗方案,显著提高患者的转化切除率,相关成果已列入国内外各大肠癌诊疗指南



摘自:上海大众卫生报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