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白第69篇原创笔记
前言
昨天读到一段很喜欢的话,分享给你:
山是山,海是海;
云是云,树是树;
花是花,你是你。
人到中年,我发现,职场上最难的,不是竞争与压力,而是在别人的否定和质疑中,依然能听见自己的声音。
观察过很多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成功人士,我终于明白:
一个人最大的魅力,是勇敢做自己。
01 真实的自己,是最大的底气
《无声告白》书中有一句话: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但现实是,我们往往只是戴着面具扮演自己,迎合别人的期待,幻化成他们想看到的模样。
很真诚,但并不真实。
前几年,网上流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有人付诸行动,也有人拍成搞笑段子。
其实,拖住我们脚步的,并不是厚重的行囊,也不是羞涩的钱包,而是肩负的责任。
记得几年前,我做好旅游行程计划,定了酒店和机票后第三天,收到了现单位的入职通知。
家人们商量说:“要不取消吧?刚入职就请假,单位会对你印象不好。”
犹豫之后,我决定一切照旧,后来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人生或许很漫长,但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
有时候,我们以为错过这一次,下一次很快就会到来,殊不知,人生又或许没有那么多下一次等待着我们。
职场亦如此。
我们最大的底气,不是“被所有人喜欢”,而更应是“不怕被有些人讨厌”。
当我们不再需要别人的认可来证明价值时,真正的价值才开始生长。
02 低谷的自己,是成长的契机
多年前,看过一部美剧《Lie to me》,主角善于从人们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中,观察到被谎言掩盖的真相。
剧中,我学到一个心理学名词: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但与之相对的是:创伤后成长理论。
即一个人经历创伤或挫折之后,也可能会产生积极转变。
我国也有一句类似的古话:“吃一堑,长一智。”
可见,失败后落入低谷,并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习惯接受失败,是放弃向上攀爬。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世界上唯一绝对公平的是什么?
很多人的回答是时间。
但改变我们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经历。
经历过足够多的风浪,我们才能抵达彼岸;
经历过无数次的低谷,我们才能登上高峰。
如果此时的你正遭遇挫折,领导嫌你不够高效,同事说你不懂世故,家人怪你不懂顾家......
请相信,这一切都是你成长的契机:
低谷不是深渊,而是你扎根沉淀的根据地。当你从谷底迈出向上的第一步,你的成长,一定会达到超乎想象的高度。
03 坚定的自己,是蜕变的勇气
经典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主人公克里斯最落魄时,带着儿子睡在地铁厕所里。
这一幕,让我瞬间视线模糊。
因为我无法想象,如果将我置于这种境地,我是否有勇气完成蜕变?
克里斯却告诉我:
真正的蜕变,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坚定的做自己。
杨绛先生也曾说过一段话:
“不要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不要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觉得自己前途黯淡无光,不要碰到一点挫折,就搞得自己一蹶不振。
人这一辈子,你该走的弯路,该吃的苦,该撞的南墙,该掉的陷阱,一样都少不了,坚强挺住,熬过去,跨过去,好运自然来。”
最近,我的账号被限流,文章阅读量仅有两位数。
朋友劝我换个领域重新再来,说不定情况反而会更好。
他的建议很靠谱,很多时候,对于自媒体来说,这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我还是拒绝了。
因为我不想做另一个自己,我只想坚定的做现在的自己。
这并非固执己见不懂变通,而是选择跟自己和解的从容。
我坚信:人生中,每一次对初心的捍卫,最后都会变成复利的积累。
写在最后
这个世界上,有人期待你返航,也有人在前方阻挡。
但一定要记住:
那些被轻视的岁月,都会在某天变成勋章;
那些被忽略的坚持,将成为照亮自己的光。
此刻,不妨问问自己:
如果全世界都不相信你,你是否依然愿意,第一个为自己鼓掌?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