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国色芳华 春漾漕溪”2025年漕溪公园牡丹文化活动暨漕河泾街道撤镇建街道25周年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文化+非遗+牡丹+游园”为特色,将百年牡丹名园的诗意风韵与社区非遗文化相融合,打造了一场全民共享的春日盛宴。



游客打卡牡丹主题活动

上午9时许,漕溪公园内已是一派盎然春意。数百株牡丹竞相绽放,姚黄、魏紫、赵粉等名贵品种与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相映成趣。据了解,这是漕溪公园更新开放后首次举办的牡丹游园会。作为沪上知名的牡丹观赏胜地,区绿容部门在公园改造过程中强化了牡丹元素,牡丹的种植面积从原先的不足1000平方米大幅扩展至超过3000平方米,品种更是丰富多样。



游客打卡牡丹主题活动

园内青石板路与牡丹花径间,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市民身影。朱红曲裾、素雅齐胸襦裙、锦绣明制马面裙与满园牡丹交织,衣袂随风轻扬时,宛若古画中人步入现实。随着阳光为古亭飞檐镀上金边,还有不少汉服爱好者们手持牡丹团扇在花丛间打卡留影,衣上刺绣的蝶恋花纹与真花真蝶难辨虚实。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主会场中央,一场以牡丹为主题的沉浸式开幕演出率先点燃气氛:民乐演奏家们以《茉莉花》等江南名曲为底色,琵琶轮指如骤雨,笛声清越破云霄。浸月亭里,一场跨界艺术表演正悄然上演。评弹艺术家怀抱三弦,吴侬软语吟唱,亭下水波轻漾,四位舞者身着古装,以评弹为伴奏翩然起舞,演绎出“唯有牡丹真国色”的古典意蕴。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漫步园中,非遗文化区成为市民驻足的热点。盘扣匠人指尖翻飞,一枚枚精巧的东方盘花渐次成型;剪纸艺人的红纸在剪刀下化作牡丹纹样,引得孩童惊叹连连;艾草养生锤制作摊位前,市民跟随指导揉捏药草包,体验传统养生智慧。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牡丹文化活动将持续至4月13日,期间还将举办牡丹摄影大赛、社区书画联展等系列活动。漕河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恰逢撤镇建街道25周年,活动既是对漕溪公园百年牡丹文化的传承,亦是通过“公园+”模式激活社区文化空间的新尝试,“让千年花王与当代生活美学共鸣,让市民在游园中感受城市文脉的温度。”


牡丹文化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漕河泾街道联合主办。

记者:姚丽敏、施昱辰

照片由漕河泾街道提供

编辑:孙清渠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