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日,随着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开幕,这座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城市,又进入了“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赏花季。洛阳牡丹已从古都符号跃升为国际文化使者,邀约世界各地游客共享繁花盛宴。
隋唐洛阳城植物园内盛放的牡丹。(图/华川)
一千四百年前的唐朝已“牡丹会”活动,邀请文人雅士赏花,开创了洛阳牡丹赏花的先河,从此少有间断。今年的牡丹文化节以“花YOUNG洛阳城”为主题,以赏花为主线,围绕牡丹、汉服、音乐、户外、消费等元素,更具国风、国潮、青春国际范。
洛阳,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古丝绸之路、万里茶道和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沿洛河东西五大都城遗址一字排开,“五都荟洛”是洛阳独有的城市历史文化标签。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牡丹在洛阳已有1600年的栽培历史,洛阳牡丹始于东晋,发展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传承于元明清,名扬四海于当今。
近日,正在洛阳采风的华文媒体评论称,无论洛阳如何发展变迁,总有一抹牡丹底色。
应天门上、洛邑古城里身着汉服拍照的游客们,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国国花园内的牡丹花海,洛阳龙门站的高铁如白驹过隙,大河荟边的赛博版“天子驾六”……如今的洛阳给人一种时空重叠感,沉浸式的体验使得游客经历了“历史即当下”的穿越。
正如唐朝名相李德裕在《牡丹赋》中所写“有百岁之芳丛,无昔日之通侯”,在历史中,洛阳虽历经沧桑起伏,但这条牡丹花脉花开花落,在历史长河中千年不衰,如今愈发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