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长满绿毛的发霉橘子还能被高价卖出!最近,一则“女子将发霉橘子以500元高价卖出”的消息引来大量网友围观。起因是当事人的橘子发霉了本来想扔掉,听朋友说可以卖掉,她打开某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一看,卖的人还挺多。于是她把发霉橘子挂在网上,最后还真就卖出去了。

据悉,水果发霉主要由多种霉菌引起,包括橘青霉菌、灰霉菌、黄曲霉等。这些霉菌不仅导致水果腐败,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按说,发霉的水果要及时扔掉,以免污染其它食品影响健康。然而,在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上却出现了发霉水果销售热,发霉的草莓、橙子、梨、香蕉等水果被摆上货架公开售卖。

这无疑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和想象。原以为发霉水果等于垃圾,基本上没有什么“剩余价值”。然而,上述“女子高价卖出发霉变绿的橘子”话题,阅读量却高达5000万+,讨论量5000+。可见这个话题极具“燃点”。更有很多网友跟风,把自家发霉水果拍照发在二手平台上售卖,标价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没有想到发霉的水果可以卖到“天价”。那么究竟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市场奇观,卖发霉水果的这些人究竟“卖”什么?去年有苹果长出蘑菇,被中国科学院博士买走,用于研究菌丝生长情况,或许是发霉水果网售的源头,即有人认为既然苹果长出可食用的蘑菇,不排除发霉水果长的是“益生菌”,有研究价值。

平台工作人员对此表示,可能是一些网友凑热闹玩梗。这种判断有一定道理,在网络世界里,一些网友为了娱乐、社交等目的,在不需要付出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喜欢炮制一些奇葩话题、无聊话题,参与讨论甚至亲身实验,以取悦自己、增加互动、活跃气氛等,即所谓的“玩梗”。如今,或以发霉水果为“梗”。

不过,无论是网友凑热闹玩梗,还是基于其他考虑,这种玩法都有点出格。因为发霉水果也属于食品,至少是不合格的产品,在网上公开销售发霉水果,显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销售者和平台既面临受害者索赔的风险,也面临着被监管部门依法处罚的风险。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腐败变质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根据该法律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受害者还可以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所以,网友在二手网上销售发霉水果,既有可能被消费者索赔,也可能被职业打假人盯上。

《电子商务法》第十三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不得销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根据第二十九条,平台发现商品或服务信息存在违反第十三条规定情形的,应依法采取必要处置措施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也就是说,无论是卖发霉水果的网友,还是某二手物品交易平台,其实“卖”的都是风险——既面临因侵权被索赔的风险,也面临因违法被处罚的风险。还需要指出的是,水果发霉和苹果长蘑菇是两种不同的现象,网友不要因为玩梗或者将两种现象混淆,而付出不必要的甚至愚蠢的代价。平台更要当好把关人。

顺便提示:接触发霉水果,肺部容易被感染;食用发霉水果,胃肠道等器官易“中枪”。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账号文章,请订阅并批评指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