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就是他拿烟头烫的。”

这句话是来自一名长期遭受到丈夫家暴女子的控诉,然而她遭遇到的家暴行为还不止这一点。



她的企业家丈夫对她施加了极端的虐待,甚至逼迫她喝尿、用烟头烫伤、用皮带殴打。

更令人心痛的是,她在短短四个月内竟然经历了两次流产,这一切究竟是怎样的绝望与痛苦?

一段被暴力吞噬的婚姻

2015年初26岁的李萍(化名)经人介绍认识了企业家邹某,短暂相处后两人步入婚姻殿堂。

表面上看这段婚姻似乎拥有令人羡慕的一切。



邹某是一家农牧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公司规模可观,拥有数百名员工,其中不乏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

然而婚后不久,这段看似美满的姻缘便暴露出狰狞的面目。

起初是一些小打小闹,但很快升级为令人发指的暴力行为,邹某用烟头烫伤李萍的手腕,用皮带抽打她的身体,甚至在她怀孕期间依然拳脚相向。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还强迫李萍饮用尿液,吞咽口水,这种非人的羞辱让她几近崩溃。

甚至在短短四个月内,李萍两次流产,但暴力并未因此停止。

期间李萍也不是没有选择离开他 ,但在2022年为了求李萍回去,邹某更是写下了一封承诺书,他承诺不会再打李萍一下,如果再犯,就会选择净身出户。



但邹某并没有进行悔改,反而是变本加厉,在李萍的一份体检报告中,显示其“胸部受损,同时肋骨多处骨折”。

这样的遭遇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折磨,然而当时的李萍选择了沉默。

她不敢报警,不敢向家人求助,甚至不敢向外界透露半点风声。

根据其描述这种沉默背后,是邹某的威胁恐吓,也是对孩子的牵挂,更是传统观念中"家丑不可外扬"的桎梏。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深思,为什么在当今社会,仍有这么多家暴受害者选择沉默?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个遭受虐待的妻子能够忍受七年之久?这不仅仅是个案,而是折射出我们社会中根深蒂固的问题。

施暴者往往披着体面的外衣,在公众面前是成功人士,在家中却化身为暴君。



而受害者往往因为经济依附、子女牵绊等多重因素,难以摆脱暴力的阴影。

随着时间推移,暴力愈演愈烈,李萍的身上布满了伤痕,眼睛、脸部、手臂、肩膀处处可见暴力的印记。

更可怕的是心理创伤,她开始出现睡眠障碍,经常被噩梦惊醒,听到门外的响动就会浑身颤抖。

这种持续的恐惧和压力,最终导致她患上了抑郁症和多种妇科疾病。



她这样的遭遇不禁让人想起了饱受丈夫家暴的小谢,被丈夫拖到酒店进行长时间的施暴,最终不得不终身挂粪袋。

她的遭遇让人唏嘘,不过好在小谢勇敢的进行了反击,而李萍在遭遇了长达7年的家暴之后,也决定反击。

李萍进行反击,前夫背景不简单

2022年深秋,李萍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这个充满暴力的家。

那天在又一次遭受毒打后,她趁邹某外出的间隙,带着孩子逃离了这个生活了七年的"牢笼"。



这一次出走让她积攒了多年的勇气在一瞬间爆发,她第一次拨通了110,颤抖着向警察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然而逃离暴力只是漫长抗争的开始,在当地妇联的帮助下,李萍申请了人身保护令,这份法律文书为她提供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但邹某并未就此收手,而是动用各种关系网络,试图夺回对妻儿的控制权。



他散布谣言称李萍精神异常,甚至雇人跟踪、骚扰她的家人。

不过好在2023年,经历了大半年的时间,法院最终支持了李萍的诉讼请求,授予她离婚和次子的抚养权,但现实远比法律文书更加残酷。

当她试图履行法院赋予的权利,接回自己的孩子时,却遭遇了前夫邹某的暴力阻挠。



更令人震惊的是,前来协助的父亲和弟弟也无辜受伤,这迫使她不得不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强制执行来维护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权益。

在2023年的8月,法院再次进行判决,在判决书认定邹某构成家庭暴力,准予双方离婚,并判决两个孩子都由李萍抚养。



这个判决不仅意味着一段噩梦的结束,更标志着一个家暴受害者通过法律途径获得公正的典型案例。

同时法院在判决书中详细列举了邹某实施家暴的证据,包括验伤报告、报警记录、证人证言等。

不过虽然邹某表示愿意结束这段婚姻关系,但他坚决否认曾对配偶施加暴力。

在他看来既然没有家暴行为,就不存在赔偿精神损失3万元的基础。



同时这场离婚案件的焦点不仅在于家暴指控的真伪,更涉及到两个无辜孩子的未来,邹某强烈要求获得孩子们的抚养权,这让原本就复杂的案件更添几分艰难。

不仅如此在财产问题上,事态愈发复杂,李萍发现前夫邹某可能通过转移财产来规避责任,这促使她将官司延伸至邹某的妹妹,提起不当得利诉讼。



然而4月当记者联系上邹某的妹妹坚决否认了这一指控,并对李萍提出的家暴指控表示不知情,同时强烈质疑李萍陈述的真实性。

4月3日当记者试图了解另一方的观点时,邹某的代理律师刘律师采取了谨慎的态度。

他以案件涉及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情感为由,避免深入讨论细节,虽然他表示李萍的说法存在不实之处,但却未能具体指出哪些内容与事实不符。



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便李萍在法律程序上获得了支持,申请了强制执行,但实际效果却令人失望。

无论是孩子的抚养权还是应得的财产,都未能完全落实到位。

雪上加霜的是,李萍还背负着一笔额外的债务,原来邹某在境外投资失利后,让李萍在多个平台进行借贷。



然而这些债务最终成为了她一个人的负担,因为邹某不仅没有履行还款义务,甚至已经失去了联系。

虽然法院对邹某也进行了强制执行,但邹某不是说没有钱,就是联系不上。

虽然邹某的一处房产也被法院进行拍卖,但最终因为流拍,也无法还上李萍的钱。



但丈夫的公司企业背景也是不简单的,这家由邹某担任法人的企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却已在农业技术开发和兽药领域崭露头角,目前仍然是续存的状态。

2021年3月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

文中描绘了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占地1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区里,300多名员工正忙碌着,六条生产线不断运转,生产着粉剂、散剂、预混剂等多种产品。



然而真正引人瞩目的是公司的雄心壮志,他们不仅致力于成为农牧企业资源整合的领军者,更将自己定位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创新企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建立了一个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实验室,彰显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决心。

然而拥有这样企业规模的邹某却还在拖欠李萍的赔偿费。

极目新闻2025-04-06——郑州一女子称被企业家丈夫长期家暴,离婚后要不回抚养权 多方回应



闽南网2025-04-07——女子称被企业家丈夫逼迫喝尿,孕期被强行发生性关系,曾在4个月内两度流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