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来自宁夏固原二中、弘文中学的1600多名师生凌晨5时从学校出发,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来回徒步108里路。1600多名师生“徒步百里祭奠英烈”一事,引起了各界的强烈反响。4月7日,原固原二中(后初中部剥离成立弘文中学)校长韩宏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1995年自己因《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而发起了“徒步百里祭奠英烈”活动,能够坚持走30年,在于广大学生们的主动性和愿望。



师生们在徒步途中。受访者供图

1600多名师生徒步百里祭奠英烈

据媒体报道,4月3日凌晨5时,来自固原二中、弘文中学的1600多名师生从学校出发,徒步赴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全程往返约108里路。学校教师、后勤保障工作人员随行,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经过5个多小时的跋涉,当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学生们陆续到达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仪式正式开始。雄壮的国歌在广场上响起,烈士墓碑在苍松翠柏掩映下庄严肃穆。大家静静伫立在墓碑前,轻轻献上鲜花,仔细擦拭碑身,以最崇高的敬意缅怀先烈。

位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的任山河烈士陵园长眠着红军长征和解放战争等时期牺牲的391名烈士。从1995年到今天,每年清明节前夕,固原二中、弘文中学师生都会徒步前往烈士陵园,来回108里路程,大约需要14个小时。自第一声“出发”声响起,这场跨越世纪的青春接力已延续30年。

1995年开始已坚持30年

有媒体报道称,“徒步百里祭奠英烈”活动,是1995年时由原固原二中(后初中部剥离成立弘文中学)的时任校长韩宏发起的。4月7日,今年70岁的韩宏老校长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学校很重视德育教育。‘徒步百里祭奠英烈’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系列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项,此外还有德育共建基地、少年团校、青年党校等等活动项目。”

据了解,1995年-1999年,韩宏与师生一起徒步走了5次,今年3月26日,已经70岁的他与老同事们再次徒步走了一次。“第一次走的时候我40岁,这一次走的时候已经70岁了,自己也想证明一下自己的体力。”



师生徒步百里祭奠英烈。受访者供图

谈起1995年发起“徒步百里祭奠英烈”活动的原因,韩宏老校长表示:“直接触动就是《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文章对我们的刺激很大。”韩宏老校长回忆称,第一次走完后,他发现学生们其实很厉害。走了第一次之后,每到清明节前,学生们就会问学校“今年还走不走”,对此韩宏的回答只有一个字“走”。

“‘徒步百里祭奠英烈’活动,发起是学校,但真正能够坚持走30年,还在于学生的自愿、主动。他们认为,这项活动是对他们的一项挑战,是人生当中难得的一次经历。”韩宏说,他在2009年退休,当年学校曾因故暂停了“徒步百里祭奠英烈”活动。“结果学生们哭成一片,老师也极不高兴。2010年就恢复了,当年初一初二的学生一起走的。”

韩宏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平时在与已经进入社会工作、参加过“徒步百里祭奠英烈”活动的学生交流中,能感受到这个活动已经成为孩子们人生当中的一个烙印,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一天走108里路,脚上磨起了血泡。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十二三岁的孩子为什么愿意走完?教育工作者们可以很好地去研究和探讨一下。”



师生在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受访者供图

孩子们体力透支仍然互相帮助

“我们是早上5时出发,晚上7时21分左右回到学校的。”4月7日,弘文中学工会主席王毅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弘文中学参加此次“徒步百里祭奠英烈”活动的学生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原本有620名学生参加,但因身体因素等原因,最后共有593名学生参加并完成活动,参与活动的老师和负责后勤保障的人员共近70人。

“在徒步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展现出了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相互鼓励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王毅表示,在这次“徒步百里祭奠英烈”活动中,孩子们展现出了超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徒步途中有救援大巴车同行,当随行的记者问孩子走累了为何不坐大巴车时,孩子们的回答是:“我的小白花还没送给烈士,我要坚持走到烈士陵园,把小白花送给烈士。”

王毅告诉记者,当天下午返程的时候,有些孩子已经体力透支走不太动了。“体力好的孩子就帮其他同学背书包、主动搀扶其他同学,有些孩子甚至背起走不动的同学继续走。同学们一直在相互鼓励,展现出了坚强的意志品质。”



师生到达烈士陵园。受访者供图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毅告诉记者,他个人已经连续第17年参加“徒步百里祭奠英烈”活动,加上平时坐车途经,这条道路他已经走过上百次。“‘徒步百里祭奠英烈’活动,不仅对孩子们有触动作用,对我自己也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对烈士陵园的英烈们,我也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

上游新闻记者 杨四海 部分内容综合新华社、中新网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