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天,我们来探讨两个每日打卡的好习惯:洗手和刷牙。这些好习惯看似平常,却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现在,我们就从生活场景中看一下这些日常的小事。
前言:日常小事,亦是健康保障
世界卫生日提醒我们,健康并非遥不可及,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习惯往往最有力度。如同平日,忙碌的早晨,孩子们起床后刷牙,大人在厨房准备早餐,爸爸下班回家先洗手——这些场景是我们每天的“健康打卡”。洗手能阻断大部分有害菌传播,刷牙则会帮助守护口腔健康。一起看看如何正确执行这些习惯,也理解它们的重要性。
一.洗手:小动作,大防护
我们的手每天在接触无数的表面,从门把手到手机屏幕,细菌和病毒则可能随时“搭个便车”。尤其是用餐前、如厕后或接触动物后,洗手能有效预防肠道病毒、腹泻甚至更严重的疾病。
1.何时洗手?
根据国际健康建议,有以下关键时刻:
用餐前或准备食物前
如厕后
咳嗽或打喷嚏后
接触动物或其排泄物后
处理垃圾后
2.如何正确洗手?
步骤简单易行:
用清水(温水或冷水均可)润湿双手。
涂抹肥皂,揉搓产生泡沫。
至少20秒内揉搓所有部位,包括手背、指缝、指甲下。
用清水彻底冲洗。
用干净毛巾擦干或自然风干。
肥皂能有效去除污垢和细菌,若无肥皂,可用含酒精至少60%的洗手液或免洗洗手液替代,但效果可能不如肥皂和水彻底,也更贵一些。
3.为什么肥皂如此重要?
肥皂能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帮助清除手上的隐形“敌人”。特别是在肠道诺如病毒等情况下,洗手更是第一道的防线。研究显示,中国卫生组织加强了手卫生的宣传,并强调与国际标准一致的做法。
二.刷牙:微笑的守护者
刷牙不仅是保持口气清新,更是预防蛀牙、牙龈炎和更严重口腔疾病的关键。想象一下,晚饭后全家一起刷牙,孩子们哼着歌刷2分钟,爸爸妈妈也不忘用牙线清理下牙缝——这些小习惯能让我们笑得更自信,也让孩子学有体会。
1.何时刷牙?
建议每天早晚刷牙,或在饭后刷牙以清除食物残渣。
2.如何正确刷牙?
建议步骤如下:
选择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保护牙龈不受伤。
将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轻轻旋转刷动每个牙齿。
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覆盖牙齿内外侧和咬合面。
别忘了刷下舌头,有助于减少食物残渣,并保持口气清新。
此外,使用牙线清理牙缝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口腔健康。
2.为什么刷牙很重要?
这是因为刷牙能去除牙菌斑,预防蛀牙和牙周病。研究还表明,良好的口腔卫生还能降低心脏病风险,因为口腔细菌可能进入血液。中国的口腔健康教育也在推广这些国际通行的简单做法,并不断预防的重要性。
最后:简单习惯,守护健康
洗手和刷牙看似每天中的平凡,却是我们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只需每天坚持,就能提供很多保护。认真洗手、用心刷牙,也就让健康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手部卫生建议
CDC 洗手指南
ADA 刷牙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