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添活力 聚势赋能谱新篇

第十五届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服务月圆满收官


3月6日--4月6日为期一个月的“第十五届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服务月”圆满收官,通过“七维聚才”成功举办引才活动14场,发布优质岗位5400余个,收到简历6830份,达成就业意向1471人,实现人才招引“量质双升”,为加速构建重点产业人才矩阵、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共享互通

编制《2025年唐山市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一)》,展示各产业人才需求清单。《目录(一)》共发布急需紧缺人才11034人,涵盖钢铁全产业链、绿色化工、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涉及车辆工程、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51个专业,服务月期间,共接收各类人员求职简历3184份,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搭建“直通平台”,博硕齐聚硕果丰盈

举办“高层次人才精品招聘专场”,紧贴我市重点产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点对点邀约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等京津、东北地区双一流高校博硕研究生参会。华北理工大学、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等我市185家重点单位参会到场招聘,提供了机械设计工程师、电气工程师、高校教师等4000余优质岗位,其中博士岗位166个,硕士岗位634个,涵盖了绿色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多个行业领域,吸引了3100余名求职者入场参会,收到简历1388份,628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其中,博士58人,硕士281人。


实施“跨域引才”,拓宽外埠人才通道

服务月期间,赴外高频开展人才招聘活动10场,组织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97家次单位参加省人社厅在河北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人社部在燕山大学举办的“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以及工信部举办的“2025年度春季全国巡回招聘活动”,提供海外商务代表、机械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优质岗位1400余个,涵盖机械设计、电子信息、国际贸易等多个专业,共收到简历2258份,其中博士简历85份,硕士简历714份,达成初步意向843人。市人才交流中心在招聘期间提供各项服务,降低企业招聘成本,现场招聘效果明显。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两次招聘活动中共收到简历126份,3名毕业生现场签订了就业协议。


推行“定制服务”,靶向引才精招速配

3月6日,“高层次人才精品招聘专场”现场为我市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服务,收集并筛选简历,同步推进面试流程,实现“简历直通面试”的高效衔接,双向缩短招聘周期。其中,26名高层次人才参加面试,其中博士4人、硕士18人,本科生6人,涉及电气工程、自动化、岩土工程等专业,最终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爱丁堡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的13名求职者当场达成就业意向。


创新“云端赋能”,构建数字招聘生态

同步举办“第十五届唐山市高层次紧缺人才网络招聘会”,打造24小时云端人才市场,为用人单位与求职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对接渠道。服务月期间,专区浏览量达10508人次。同时,在招聘会现场以走播宣岗、短视频推介等方式介绍企业背景以及招聘岗位等信息,各单位招聘负责人亮相镜头、云端答疑,求职者简历直投,真正实现招聘触达“零距离”,提升求职便利性。

施行“实地体验”,增进对企深度认知

本届服务月首次推出“企业参观日”活动,组织百余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的博硕研究生走进高新区,深入机器人相关企业,系统了解我市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的创新成果与产业生态,加深博硕高层次人才对我市产业发展的直观感受,促进人才与企业的深度交流和双向选择,增强高层次人才来唐发展的意愿。


精析解惑政策,强化人才引进磁场

坚持“政策红利+服务护航”双轮驱动,每场人才交流活动均设置政策宣讲专区,面对面解读“凤凰英才”政策,将人才政策清晰地呈现在人才面前,让他们感受到城市求贤若渴的诚意,充分彰显了我市“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人才理念。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继续聚焦我市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坚持需求导向引才育才,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为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