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小长假,通化市从冬日的“冰雪燃情”无缝衔接到初春的“春和景明”,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春,出游热情十分高涨。
为做好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工作,通化以春为契、以花为媒,以“春韵通化 花花视界”为主题,通过红色传承、文化赋能、业态融合等方式,打造假日文旅“新产品”,为市民游客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旅盛宴。
今年清明节假期,通化文旅市场实现了春日文旅经济“繁花盛开”。据大数据测算,4月4日至6日,全市接待国内游客55.43万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3.04亿元。
“红色文化游”持续升温
4月3日,吉林省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在杨靖宇烈士陵园举行,向杨靖宇烈士、东北抗联英烈以及所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敬。
清明假期,通化市重点围绕东北抗联纪念馆、杨靖宇烈士陵园、五女峰抗联遗址等红色景点,打造“重走抗联路 缅怀英雄先烈”“凝心铸魂·红色之旅”等红色主题线路10余条,开展系列清明祭扫和悼念活动30余场次,组织主题宣教活动超20场次。杨靖宇烈士陵园累计接待前来开展清明缅怀英烈祭扫活动的市民和游客超5万人次,高志航纪念馆接待游客近3000人次,受到了中央级媒体的高度关注。
同时,全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不打烊”,持续举办满族文化主题展、革命先烈事迹展等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1.4万人次。
“特色民俗游”备受青睐
旅游演艺不断推进文化传播,成为塑造文旅品牌的有力抓手。清明节假期,通化全域重点景区和休闲街区持续丰富春季文旅业态:
通化老城·龙兴里突出国风、民俗元素,开展潮流派对、情景演绎、东北二人转等系列活动,以高颜值、沉浸式、抒情怀为创新加法,引入新场景、新体验、新内容,实现全业态“焕”新。节日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营业收入近30万元;
集安大吉他广场正式开放,开启专场灯光秀,结合《热的雪》抗美援朝情景剧主题演出,吸引游客约3万人次;
吉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打造假日温泉戏水项目,鹿鸣温泉累计接待游客4500人次,鹿鸣温泉酒店连续2日入住率达80%;
佟佳江旅游度假区开展“佟佳江•以岸为营露营地”日间野趣活动,累计吸引游客9000人次;
集安早市、沿江美食街、柳河特色早夜市街区、辉南夜市等美食打卡地全部营业,“菜市场旅行”“美食旅游”持续受到市民热捧和好评,累计接待游客6.5万人次。
“地域风情游”热度显现
通化充分发挥独特的地域优势,推出赏花踏青、探秘世遗、探寻女神、乡村度假等春季主题产品,打造文化赏世遗、乡村微度假、农耕体验游等系列精品线路。其中,集安市入选国家文旅部“乡村四时好风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围绕龙缘采摘园、安娜家美早樱桃园、通化县转水湖山庄等特色采摘园区,编制采摘地图攻略,推出美早大樱桃、雪山草莓、阳光玫瑰葡萄等系列蔬果采摘,感受乡村浪漫,体验农耕劳作、品味乡村农韵。其中,通化县裕丰元、马当家庭农场、鑫和采摘园、转水湖山庄等累计吸引超5000人次体验;通化县茂山公园冰凌花园区吸引超7000人观光打卡;大明牧场农家乐开展“春日寻花”亲子活动,民宿入住率连续2日达100%。
打造边境风情,体验“顶流”风光。依托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资源,开启最美边境线 G331 国道(丹阿线)自驾“醉”美风光,围绕鸭绿江河谷、云峰湖水库、鸭绿江国门、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大吉他文化街区等景区,串联钱湾“果宿”精品民宿、下活龙村“渔·坞”民宿、下解放村“红之宿”等特色民宿,推出鸭绿江黄金旅游带和中朝边境山水风光走廊。清明期间,集安高句丽景区累计接待游客 7000人次,同比增长23.1%;鸭绿江国门景区累计接待游客 4000人次,同比增长15.5%。集安香洲花园酒店连续2日入住率达60%以上。
记者:夏珺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李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