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跑道上拥有更好的状态,持之以恒的训练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训练量的多寡,也往往是跑者所最为关注的指标。

但训练之外的时间,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能够学会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对于提升自己的身体与运动状态也能够起到相当积极的帮助。

近日,多位运动医学专家就在接受《Runner's Worlds》网站采访时,给出了如何好好休息的专业建议,帮助跑友更有效率地从训练的疲劳中“满血复活”。


休息的重要性,不比训练低

训练量的增加和训练强度的提高,是一名跑者跑步能力提升的最明显标志,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都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怎样“跑得更多”和“跑得更快”上。

但对于休息的重要性,不少人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专业人士看来,这是很多跑步爱好者身上都存在的一个问题。

哈佛医学院物理医学和康复学助理教授亚当·滕福德就表示,跑者如果想要变得更加强壮、更加柔韧,那么训练之外的休息时间,和训练本身同样重要。

纽约大学心理学家邦妮·马克斯博士则从心理角度给出了解读,“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休息和‘充电’,就会导致对训练产生厌倦与冷漠的情绪。”太过逼迫自己,反而会起到反面的效果。

研究显示,当运动者进行跑步等锻炼时,肌肉纤维会产生微小的撕裂,而肌肉重建并变得更加强壮的过程,并非在运动当中,而是在休息期间进行。

医学博士凯文·文森特表示,根据训练的长度和强度,身体至少需要36到48小时来“重新启动”,如果休息时间过短,肌肉重建的进程就会被打断,反而不利于力量的增强。

与此同时,受到影响的不只有肌肉,运动时的冲击也会对骨骼造成压力,这也会刺激骨骼形成更加强壮的结构。


“但如果你今天训练,明天、后天也继续一直训练,那么骨骼完全没有时间进行修复,最终你可能会遭遇应力性骨折,直接长时间无缘训练。”

不仅如此,对于肌腱的保护也很重要——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结缔组织,当身体运动时,它们会不断地工作,但血液不容易到达肌腱,因此相比肌肉等血管丰富的组织,肌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修复。

如果休息时间不足,会造成肌腱的慢性损伤,比如肌腱炎等,同样会在长期维度上影响到运动者的身体能力和运动表现。

学会休息,学会让身心放松

在专业运动学界,休息的重要性早已经得到公认,而对于普通的跑者来说,休息又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凯文·文森特给出了一些简便易行的规则:常规而言,可以每周休息一到两天,同时也需要注意高低强度的结合,比如在周一进行了高强度的间歇跑,那么周二就应该安排配速较低的轻松跑,在较低的运动强度下,身体肌肉与骨骼的修复进程还可以继续进行。


而在放松身体的同时,精神上的放松也同样重要。因为每一次进行运动,都会导致体内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的升高,如果身体的压力水平长期处于高位,则会导致易怒等情绪问题,还会影响睡眠,从而对健康造成影响。

邦妮·马克斯直言,“这就像是一个天平,如果你训练得太多,就会在一边倾斜得太过分,所以你需要有规律地安排休息日,让自己的身心恢复平衡。”

怎样调节压力?专业人士给出了几条建议,比如花时间和家人朋友待在一起——在跑步训练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喜欢独自在跑道上前行,来到宝贵的休息日,和家人朋友一起轻松远足散步,或是一起做饭享受生活,都有利于心情的放松,让大脑思维变得更加清晰。

与此同时,尝试跑步之外的新鲜运动,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办法。比如低强度的骑行、游泳、瑜伽等活动,轻度从事这些运动可以拉伸肌肉,同时帮助你专注于呼吸,也不会给身体造成太大的压力。

此外,一些放松身心的兴趣爱好也非常值得推荐,比如阅读、写作、园艺……

“休息不应该被忽略,你的身体需要恢复和休养。”凯文·文森特总结道。尤其是对于没有太高的成绩理想的普通跑者而言,学会休息,才能更加健康长久地享受跑步的快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