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成都再掀旅游热潮。如果要问成都最“热”的地方是哪里,东郊记忆绝对榜上有名。7日,记者从东方正火获悉,清明假期期间,园区总客流超过3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5%,假期首日单日客流突破13万人次。

假期期间,正在热展的锦官入梦·蜀韵红楼——《红楼梦》数字艺术展”备受市民游客喜爱,其中,有不少家长趁着假期带孩子来看展,沉浸式感受那些发生在大观园里的故事。

据悉,该展览利用数字技术高度还原《红楼梦》原著120回的情节内容,是从人物、生活、情感等方面解读《红楼梦》所构建的数字化沉浸式场景。



在展览中,观众还能通过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启围绕“红学”所有能想到的关键主题,文生图、文生音乐、图生视频等,进行无限创意。“我在这个展览中学到了很多《红楼梦》相关的知识,更加理解了书中的人物关系。”初中生周子菡说,“我们还能和数字‘王熙凤’互动,可有意思了。”

走在东郊记忆里,随处都能感受到工业遗存的年代记忆与当下潮流的青春活力的碰撞交融。假期期间,东郊记忆乐声悠扬。



园区以“处处是舞台”为主题,举办了多场“春日音乐会”。每天下午和傍晚,圆周率室内乐团都会为市民游客带来两场“圆周率·春日音乐会”古典乐独奏演出,巴赫、舒伯特、门德尔松等音乐家的经典曲目接连在工业遗迹场景中响起,以轻盈灵动的复调旋律点缀春日时光,让人如痴如醉。据了解,圆周率室内乐团是由四川籍青年羽管键琴演奏家姜维桦、刘昱飞等人发起组建的,是西南地区首支专注于演奏巴洛克时期室内乐作品的乐团。曾获得2023巴赫国际音乐大赛室内乐金奖。



5日下午,在圆周率室内乐团演奏时,来自北京的李佳佳站在一旁,听得十分沉醉,她还频频举起手机,记录下精彩时刻。

“挺让我惊讶的,居然还能在工业遗迹里听古典音乐会,这感觉太奇妙了。”李佳佳笑着说,“这里有音乐有展览,还有很多潮店、美食店,可以玩上一天。”

据了解,作为东郊记忆共创项目“公共艺术计划”的内容板块之一,“处处是舞台”依托工业遗迹独特空间肌理,开放园区公共空间,邀请全球音乐家一起即兴表演。未来,公共艺术计划之“处处是舞台”将持续把音乐场景延展至城市的公共领域,重塑日常的艺术表达,赋予公共空间新的生命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雅婷 图据 主办方 编辑 曾雪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