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期间,国家大剧院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如约而至。4月4日维也纳交响乐团、4月6日京津冀联合乐团接连亮相,通过东西方音乐的交融与碰撞,为观众呈现了两场风格迥异的音乐盛宴,“双开幕”的特别策划也为本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拉开了帷幕。
维也纳交响乐团奏响纯正“维也纳音色”
为纪念小约翰·施特劳斯诞辰200周年,4月4日晚,享誉全球的维也纳交响乐团在首席指挥彼得·波佩尔卡的执棒下,以一台纯正的圆舞曲专场音乐会拉开本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序幕。
音乐会以轻歌剧《威尼斯之夜》序曲开启,弦乐声部如涟漪般荡漾的旋律瞬间将观众带入水城威尼斯的浪漫夜色。乐团通过《花之节波尔卡》《柠檬树花开之处圆舞曲》等经典作品,展现了施特劳斯家族作品中独有的维也纳韵味。鲜少上演的《第2号浪漫曲》由乐团大提琴首席克里斯多夫·斯特德纳演绎,天鹅绒般的音色令施特劳斯时代沙龙音乐的精巧韵味重现舞台。下半场,乐团巧妙融入俄罗斯音乐元素,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选段在戏剧张力与舞曲韵律间找到绝佳平衡。
当《南国玫瑰圆舞曲》的尾声渐弱,在观众热烈的回应下,波佩尔卡带领乐团加演了《春之声圆舞曲》和《雷电波尔卡》,酣畅淋漓的演奏让观众久久回味。
京津冀联合乐团以交响史诗《长城》铸就精神丰碑
4月6日晚,由北京交响乐团发起,天津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联袂组建的京津冀联合乐团登台国家大剧院,在指挥家谭利华、易娟子、拓鹏执棒下,携手北京音乐家协会合唱团,组成约120位乐手、100人混声合唱团的强大阵容,与特邀歌唱家王庆爽、扎西顿珠、杨小勇一同,倾情呈现了一场以长城为主题的交响音乐会,恢弘交响、动人歌声里,讲述长城的古老故事。
音乐会在交响前奏曲《光荣与梦想》的庄严号角声中开启,铜管奏出神圣的“光荣”主题,与激情宽广的弦乐歌唱性“梦想”主题交相呼应,乐团的演绎大气恢弘,饱含厚重的深情。随后上演的《长城与魂》,来自北京交响乐团特别委约打造的大型原创交响曲《长城》,该作是“一城三带”文化活动中“长城文化带”的重要创作成果,作品中使用了三弦、古筝、竹笛、唢呐等民族乐器,人声的加入更赋予作品鲜明的地域特色。
下半场,联合乐团一同演奏了由天津交响乐团委约创作的交响乐《长城》、河北交响乐委约创作的交响组歌《长城》,从多个角度诠释了“长城”这一古老而又庄严的主题。音乐会在《我的祖国》熟悉的乐声中画上了句点。三地艺术家的联合演绎既是对长城精神的礼赞,也成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将持续至4月30日。在27天时间里,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21支职业交响乐团、22位指挥名家及众多艺术家将联袂献上26场精彩音乐会,以多元视角展现中国交响乐的蓬勃生机与时代魅力。
维也纳交响乐团演出 摄影:王小京
京津冀联合乐团演出 摄影:牛小北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刘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