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e is SwedenLOCALSWEDEN


芬兰连续第八年在年度世界幸福报告中名列第一。这份报告于联合国国际幸福日发布,基于对 140 多个国家居民生活质量的分析。10 分表示一个人目前过着他们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生活,芬兰人以 7.74 的平均分位居第一。

“他们富有、健康、有社会关系、社会支持,并且与自然有联系,”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幸福研究中心负责人兼世界幸福报告编辑 Jan-Emmanuel De Neve 告诉《财富》杂志。“他们不是那种快乐、快乐、在街上跳舞的人,但他们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


紧随芬兰之后的是丹麦(第 2 )、冰岛(第 3 )、瑞典(第 4 )和荷兰(第 5 )。墨西哥(第 10 )和哥斯达黎加(第 6 )首次进入榜单前 10 名,而美国则跌至第 24 位,为历史最低。去年,美国自 2012 年首次发布榜单以来首次跌出前 20 名。

历史上名列前茅的北欧国家越来越幸福,而美国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虽然北欧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人均 GDP 相对相似,但财富分配却有所不同。

“在这些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水涨船高,因此经济不平等程度要小得多,这也反映在幸福感上,”德内夫说。 “在芬兰,大多数人会给自己打七分或八分,而如果你看看美国的幸福感分布,你会发现有很多人打十分,但也有很多人打一分。”

虽然排名分析考虑了一个国家的人均 GDP、财富分配和预期寿命,但研究人员发现,社会信任和联系对幸福感的影响比人们想象的要大。


瑞典在北欧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挪威,排名相对芬兰、丹麦、冰岛等北欧邻国稍低的原因涉及多方面社会、政策及结构性因素的综合影响。

难民政策引发的社会矛盾与治安问题

1. 宽松的难民政策导致社会冲突

瑞典自2016年起实施的《难民法案》放宽了对年轻难民的接收条件,允许高中教育程度的难民获得永久居留权,并延长临时居留期限。这一政策导致大量来自中东和非洲的难民涌入,但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及教育水平差距使难民群体难以融入本土社会,加剧了社会矛盾。

2. 治安恶化与犯罪率上升

难民涌入后,瑞典的治安问题显著加剧,包括抢劫、枪击和性犯罪案件频发。例如,瑞典的强奸案件统计标准较其他国家更宽泛(涵盖更多性侵犯行为),导致数据偏高。此外,司法体系对犯罪的宽容态度(如短刑期、监狱条件优渥)也削弱了法律威慑力。

青年群体幸福感低于老年群体

1. 代际幸福感的显著差异

根据《世界幸福报告》的分年龄段排名,瑞典老年群体(60岁以上)的幸福感位居全球前列,但青年群体(30岁以下)的排名大幅下滑至第18位。这种差异主要源于青年对治安恶化、就业压力及社会矛盾的不满,而老年人则更受益于稳定的福利体系。

2. 信息环境与心理压力

青年群体更容易受负面新闻(如社会冲突、难民问题)影响,且对未来的经济前景和职业发展缺乏信心,进一步拉低了整体幸福感评分。

与其他北欧国家的对比劣势

1. 芬兰的全面领先优势

芬兰连续8年蝉联榜首,其成功归因于更高的社会信任度(如失物归还率)、更均衡的教育与医疗资源分配,以及对移民群体的包容性政策。相比之下,瑞典的难民融合问题削弱了社会凝聚力。

2. 丹麦与冰岛的稳定性

丹麦通过高效的福利分配和低贫富差距保持高排名;冰岛则依托紧密的社区关系和极低犯罪率维持社会和谐。而瑞典近年因治安问题成为北欧的“反面教材”,甚至被丹麦首相公开批评。

抗疫政策失败的社会影响

瑞典在新冠疫情期间采取“群体免疫”策略,未实施严格封锁措施,导致感染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邻国。截至2020年底,瑞典以约8000人死亡为代价宣告抗疫失败,引发公众对政府能力的质疑,长期影响了民众的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

经济与福利体系的隐性压力

尽管瑞典的福利体系(如免费教育、高额育儿补贴)仍是幸福感的重要支撑,但难民潮带来的财政负担(如福利依赖)加剧了本土居民的不满。此外,青年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部分行业因自动化转型面临失业风险,削弱了经济层面的幸福感。

瑞典排名第四的背后,是难民政策失误、代际矛盾、治安问题及抗疫失败等多重挑战的叠加。尽管其高福利制度和自然条件仍支撑着较高的幸福感,但社会裂痕的扩大使其在北欧国家中的相对优势减弱。未来若需提升排名,需在难民融合、青年政策及公共安全领域进行系统性改革。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相信他人善意和自己感知到的幸福感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总的来说,人们常常低估他人的善意,比如,如果有人会归还丢失的钱包。这会影响幸福感。钱包归还给失主的几率几乎是人们假设的两倍。然而,与美国相比,北欧国家更多的人相信丢失的钱包会被归还(而且更多的人可能会归还钱包)。

“你越相信他人的善意,或者换句话说,越信任他人,你的个人幸福感和集体幸福感就越高,”德内夫说。“北欧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相信他人善意和实际花钱方面表现更好。”

报告发现,通过定期与他人共进晚餐等行为保持强烈的社区意识可以提高社会信任和幸福感。

“这不是因为 GDP 高和预期寿命最高,”德内夫谈到这两个国家时说。 “他们确实花时间与他人共进晚餐和午餐,交朋友,而这些并没有被社交媒体蚕食,所以我们从数据中发现了这一点。”

该报告每年由牛津大学幸福感研究中心与合作伙伴(包括盖洛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和一个无偿分析调查结果的编辑委员会)共同发布。

当德内夫深入研究芬兰为何能保持领先地位时,发现了一些让他们从北欧同行中脱颖而出的东西。

“他们满足于更少,”他说。“他们拥有的更少,但他们更满足于更少。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更满意。”

以下是全球最幸福的 10 个国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