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己人就是自己人,类似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一样一样滴。



选择潮州之行,不是因为景色有多美,美的地方多了去了;不是因为有多古,更古的也多了去了。全是因为只能选择2-3天的时间,带上80多岁的老妈,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出去看世界,而不仅仅在“老Z老Y一日游‘’里。呵呵,Z和Y懂的············

去潮汕旅游度假的人是真多,提前一天订票,我们三张高铁票分布在三个车厢,1.5小时的车程倒是小问题,幸运的是老妈的座位旁是空位,一路庆幸。

到了潮州先一顿卤鹅后,我们溜达着到了第一个景点——广济桥。途经古城墙,登上广济门和下水门,外看就是横跨韩江的广济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始建于1171年(南宋),经过明清再建,2003年国家按照明代风格全面修复,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据传因江心水流湍急无法筑基,用18只木船连接,又说便于通船,白天链接晚上断开,且持续了八百多年,渐成特色,又戏称“过河拆桥“。

广济桥有12个桥墩和一个桥台,12个桥孔,全长518米。桥上曾有古鉎牛两只,一只在道光22年洪水冲垮其所在的桥墩,鉎牛也坠入江。桥上居然也有商业,好在只在两个桥墩上,推广展卖当地潮绣和木雕,和一小丢丢纪念品。



潮州古城唯一的一个桥上牌坊“民不能忘“,在广济桥上。纪念不忘民的官员太守刘浔和分司吴均及捐建大桥的盐商富户们。桥虽新建,但古桥梁依然都在,不得不叹服中国人民的智慧。



晚餐的虾蟹海鲜粥美味,餐厅小妹说广济桥的灯光秀很是好看,又是一大亮点鼓舞了我和先生的斗志。我们悠然自得的徜徉在韩江大桥上,烟波浩渺,这条以唐代诗人韩愈命名的江,穿行几千年,江山不老,依然造福一方。



夜幕下的韩江,两岸灯光旖旎,广济桥光影,明灭可睹,远山叠嶂,江风习习,不觉又是一个小时过去。

20点整,灯光秀如约而至。

广济桥周边围满了游客,无人机腾空掠起,不知该传递着怎样的霎美之魂。惊艳的美色,掳掠了人们的心智,一番又一番的重叠拍摄,就是我此时的写照。发抖音,宣告着与尔共鸣的欣喜。



第一天略有些疲累,行24833步。

原计划的南澳岛之行因老妈晕车而取消。改成古城八景探访。

第二天一早就到了依韩山而建著名的韩文公祠,原来就在广济桥的那一头。这边拍广济桥全景,视觉更胜一筹。



门口一块韩愈的进学解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石刻。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短短的被贬潮州的八个月时期,办学堂、兴水利,如出仕之初,秉承初心,被评价“功不在禹下”。历代如苏轼、启功等文豪大家都有石碑笔墨文章颂赞不已。



从韩文公祠打车到了另外景点“龙湫宝塔”,和门口的一位当地老人聊天才知,真正的“龙湫宝塔”是建在江中的,清代发洪水已经冲毁,现在这个其实是“凤凰塔”。唉,怎么有点李戴呢。



中午回酒店的途中,热心的司机建议我们可以去龙湖古寨、西湖渔筏看看,听人劝,吃过饭送老妈回酒店休息,先生和我就赶往龙湖古寨,有点远,是个明清时期的古寨,一条商业街,临韩江而居,但是不要小瞧,居然林林总总十几座名人府邸。



古寨先人们的辉煌可见一斑。登上韩江堤坝,俯瞰古寨,别说,挺出片。



晚上继续古城。太平路是一条牌坊街,23个牌坊,记录了这个古城的历史,名人辈出。



古街,人流攒动,不输白天,白天处处喧嚣,夜晚偶有静谧,相得益彰,本地特色商铺林立,趣味满满。



第三天一大早出发看西湖渔筏,一个典故而已。其实是个很适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有英雄纪念碑,有南昌起义后,当地革命军澎湃迎接周总理、朱帅、叶帅、贺帅进城的纪念雕像,以及周总理的演讲台。遛弯也不错。



潮州之行是温馨的,虽环境有待提升,摩托车穿行轰轰烈烈,力争上游,樱花正盛,且没见狗屎狗尿,可以放心夜行。



哈哈哈,生活总是美美的,记录就好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